上才抄了,焉知不与这件事有关呢?若是当初痛快答应了这门亲,便有个山高水低,北静王自然要设法周旋,府上或许还不至落到今天呢。你如今也要学那林姑娘的样儿,以死抗婚,可知那忠顺府财雄势大,气焰又高,他见你这样,岂有不恼的,到时候更不知又做出什么事来?你便不替我们和你未满月的侄女儿着想,也该替牢里的宝二爷想想——忠顺王便不能把你怎样,难道还不能为难宝二爷吗?到时候你一死百了,他无处发泄,必定变着方儿把气出在二爷头上,你就忍心在天上看着二爷受罪?到那时再悔,已经迟了。况且我们虽然知道你对二爷情深意重,毕竟还没上头,仍在姐儿队里,不然求死也有个因由,如今冒然殉节,倒说不过去,徒然落人闲话。又岂是姑娘素日的心志?”
袭人听这话说得有理,气苦不堪,整哭了一夜,次日也只得随人开脸上头,委委屈屈的上了轿,径抬至忠顺府边上蒋玉菡住的小院里。虽是戏子娶亲,却也有一番张罗,粗吹细打,十分热闹。那琪官早知袭人之名,听说王爷要替自己娶他回来,虽觉踌躇,却也是愿意的。他原是风月中人,惯能伏低做小,比宝玉更加温柔体贴,是夜喝过交杯酒,打发了客人,掩了门,将蜡花剪得亮亮的,揭了帐子,挑了盖头,看那袭人乌云也似头发,桃花一般面孔,眉如新月,眼若横波,粉香油腻,兰麝喷袭,虽非十分姿色,也有七分人才,更兼身段玲珑,态度妩媚,灯下看着别有一种*。那蒋玉菡越看越爱,不禁意荡神驰,骨醉魂销,遂在腰间解下一条松花汗巾子来,正是宝玉当年席间所赠,温言软语道:“我与府上二爷原是至交,虽然你我今日之事原是王爷作主,不能违抗,你若果真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你,宁可做个挂名夫妻,等到二爷他日出来,仍送你们团圆就是。”
袭人见了汗巾子,吃了一惊道:“那是我的东西,如何竟在你处?”琪官也诧异道:“我只说这是二爷赠与我的,所以拿给你瞧,也是见物如见人的意思,那里想到竟是你的?”袭人便也自箱底取出大红汗巾子来,问明正是琪官赠与宝玉之物,方知姻缘前定,莫不有因,不觉心中一动,低下头来,又偷看琪官修眉俊眼,唇红齿白,不在宝玉之下,若论那神情旖旎,言语和气,竟似还胜三分,不免雪狮子向火,心意融软起来。那琪官也自感慨,遂更加曲意俯就,软语温存,袭人半推半就,少不得依了。
是夜绣被浓薰,红烛高照,灯回宝帐之春,香袅金炉之篆,交卧鸳鸯之颈,新成鹣鲽之盟,颠鸾倒凤,毋庸絮言。及后来北静王知道时,已是生米成炊,也只得笑着说了句“公子也太薄悻,戏子也太侥幸”便轻轻揭过,并不放在心上。
如此过了两月,蒋玉菡打听得贾家案子落定,宝玉已回了大观园,自己虽不便亲来造访,却忙告诉他妻子知道。袭人自然欢喜,遂藉口为侄女儿过百岁,向府里告了假,只说回哥哥家住几日。待回至兄嫂家中,不过略寒暄数句,便挽了四样礼物来与王夫人请安,谁知来至怡红院中,正遇见宝玉发病,在梦中乱喊乱叫,忙上前随着麝月呼唤,居然一唤即醒,非但王夫人等感激不尽,便他自己心中念起旧情,也觉酸楚,伏侍着宝玉吃过药睡了,便随王夫人往蘅芜苑来,不免择简从权,将自己被逼下嫁之事说了一遍,又落下泪来。
王夫人因他如今已经出阁,身份不比从前,便视作客人一般,命他上炕来坐,又叫玉钏来见礼。袭人忙拉住了,羞道:“这可折煞我了,我身子虽出去了,这心魂却仍像从前的一般,哪夜里梦魂儿不回来园里转上几回。如今到底亲身走这一遭,太太若是疼我,就容我好好伏侍几日,尽尽心意,便不负从前待我的情意了。”说着磕下头去。玉钏忙扶起来。王夫人便一把抱进怀里,哭道:“我原指望你能跟着宝玉一辈子,我就死了也放心,谁知偏又不能。你如今再说这些话,可不心疼死我?远的不说,只说这次他病得沉重,汤水丸药吃了几斤下去,一丝儿效应不见,只你来看了一遭,叫了两声,他竟就醒了。可见你们的情分与别人不同。如今你又嫁了,他身边再没有个知疼知热贴心知意的人,若下回再有个什么高低长短,教我往那里找你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