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灵山 > 第五十七章(2/2)

第五十七章(2/2)

"太平盛世不可多得呀,"我说。

"那还图什么呢?"他问。

"那年月要没关系,代县长也不会的。"他又摇了摇,"都是以前的事啦。"

"青帮是在家姓李,外潘,见面都称兄弟,叫不离潘,手不离三。"他把拇指和指一环,张开其他二指,了个手势。"手势是个暗示,彼此称老五,老九,女的叫四,七。辈分不一样的以父相称,师父,师母。红帮彼此称大爷,青帮称大哥。只要茶馆里坐下,把帽沿翻过来一搁,只喝茶烟,自有人付帐。"

"这里西周属赴彭国,秋时属放楚国;到了战国时代,成为秦楚必争之地。战祸一起,杀人如麻,历史尽久远,却一直地广人稀、满人关后,全县三千多人丁,杀得只剩下十分之一。再说,元代红巾军起事以来,这里土匪就不断。

我说我想写一历史小说,同现今毫无关系,特来拜访请教。他这才释然,不咳嗽了,手也不动这动那,起一支烟,直腰杆,靠在木椅背上,竟也侃侃而谈。

一时冷场无话。他站起来,又开始张罗我吃瓜喝茶,一边说:

第二天他们还继续开会。司机来说路没修好,我也得再歇一天。我又找到这位科长,说:

"那也没准,"我说,打了个哈欠,都是那米酒的缘故。

不清他是否把红巾军也算土匪。

"明末李自成,一直到清康熙二年,他的势力才被消灭。嘉庆元年,这里全是白莲教。张献忠和捻军也攻占过。再有是太平军,到了民国时期,官匪、土匪、兵匪,都很多。

"容我读书才是福,见人多事始知闲,"他望着天并说。天上又下起细雨来了。

"可不,"我应答

"你们开会都很忙,免得打扰。有没有哪位退休的了解这县城历史?我好同他聊聊去。"他想起了一个劳改释放回来的前国民党时代代理过县长的,说:"这老什么都知,也算是个知识分。县委新成立的县志编写小组总找他调查实材料。

"政府待我不错,要不关在牢里,我这罪人碰上那群众运动,也不一定活得到今天。"

"那太平盛世呢?你是否见过?"我问。

"有饭吃,还可以喝酒。"

"你是否也过帮派,"我小心翼翼问。

这是个目光锐的瘦老,请我在他堂屋里坐下,不停咳嗽,一会让茶,一会请我吃瓜,看得他满腹疑虑,不明白我的底细。

"你是不是认为文革的派别也有这样!"

"那是革命同志之间,不好类比。"他断然驳回。

"太平盛世…"他想了想,,"也有,那年是赶三月三的庙会,这县城里有九个戏台,全画梁雕栋,十几个戏班,白天、夜里连轴转。辛亥革命之后,民国五年,这县城里的学堂也男女同校,还开过盛大的运动会,女运动员穿短赛跑。到民国二十六年以后,民风又是一变,每年初一到十六,十字街上赌桌摆上好几十,一个大地主一夜输掉了一百零八个土地庙,你就算算多少田地和山林!院就有二十多家,不挂牌,实际以此为业,远近几百里地的都来,昼夜接客。然后是蒋、冯、关三家军阀大战,抗战时日本人又大破坏一次。再就是帮会势力,人民政府接之前到了,当时城关镇八百多人,青帮占了四百,势力渗透到上层,县政府的秘书都参加去,下层到贫苦人家,抢亲、盗窃、卖寡妇,什么的都有。当小偷也要拜老五。大人家婚丧,门成百的乞丐,要不找到叫老五买个人情,有枪杆都压不住。青帮多是二十来岁的青年,红帮年龄大些,土匪以红帮为主。"

"那么这里一直是土匪窝?"我问。

他笑了一笑,也不作答。"一到太平年景,这里外迁来的,土生土长的,人丁又兴旺起来,也还繁荣。史书记载,周平王曾在这里采风,也就是说公元前七百多年前,这里民歌就很盛行。"那就太老古了,"我说,"能不能请你讲讲你亲自经历过的事情?比方说,民国年间,这官匪、土匪、兵匪怎么个闹法?"

他松下劲来,也打了个哈欠,会议上整天忙碌聚餐够他累的了。

我在一条泥泞的小巷里,挨门挨果真问到了他家。

牙齿呢?照我看,这野人就是还没有化成人的猿人!你说呢?"

"官匪,我可举一例,一个师两千来人哗变,好妇女就好几百,还拉了二百多人叶于,有大人也有小孩,这叶是土匪的黑话,也就是票,要枪枝、弹药、布匹、手电来赎人,一个人动辄一两千银元,限期到。得雇人用箩筐挑到指定的地,有家人送到晚了半天,连绑去的小孩也照样撕票,只赎回了一只耳朵,至于小土匪闹,无非杀个把人,抢了钱财就跑。"

"这帮会中人可有什么暗号,彼此沟通?"我来了兴趣。

他微微一笑,呷了茶。

"现今就是!这不都国泰民安?"他谨慎探问我。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