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4节
33
在第二bu开始写作之前,gen据新的《不可避免的》结构调整,还需要补充新的素材。首先是大学的环境,因为这一bu要写到大学生活。
尽guan我也有过大学生活,而且也熟悉其间的一般xing情况,但要juti进入艺术描写,就要有一个较为确定的环境,这样会更方便一些。
决定采访西北工业大学。这所大学和孙兰香将要上的大学xing质基本一致——有关航空航天的专业xing大学。如果不是时间限制,还打算随实习的学生去四川西昌或甘肃酒泉的国家卫星发she1中心去采访。
在一群男女大学生朋友的帮助下,我尽量在短时间内熟悉了这个大学的基本情况。教学,生活起居,课程安排,各zhong场所的方位、格局,相互间的距离,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活动全过程等等。然后和他们jiaoliu思想,涉及学习、生活、理想、恋爱以及有关他们的现实和未来的zhongzhong问题。将一切搜索到的材料统统夹在笔记本里,其中甚至有课程表和饭菜安排表。加上原有的资料,立刻建立起一个有关大学情况的材料袋。直到我感觉能自由地描写这里的环境和生活时才结束了这次jin张的采访。
另一个关疼的问题是,第二bu一开始就要直接捞省委书记的生活。
这一级领导干bu我以前只是pimao地接chu2过,shenjiao的人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我较为熟悉的是地县乡镇及农村的各级tou面人物。省委这一级领导人的一般xing生活对公众来说已有相当的“神秘”xing。
通常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环境我可以为他们“设计”但他们的家ting环境和生活起居我无法靠想象来解决。
必须想办法最少到一个这样的人家走一走,以便在描写他们的时候有一zhong感xing的依据。
省委大院警备森严,作为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去随便“串门”?
但我一定得串这次门。如果不能正面踏进家门,用“特工”方式也得进行这次“刺探”当然,要尽量避免任何“不dao德”行为。
ma上开始在外围寻找能通向这个大院的熟人关系。
终于在文学圈里找到了一位女士,她由于父母的关系和省委书行一家人很熟。省委书记我认识,但并不shenjiao。
不能正面去约见,这样,他会把你“固定”在他的客厅里,而你又无任何问题要他解决,gen本达不到熟悉他家ting环境的目的。
34
最后,这位女士出主意说,等省委书记一家人外出,只留保姆一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装找省委书记而乘机在他家里“溜达”一圈。
好主意。
于是,等这个机会一到来,我便和她“潜入”本省的“第一家ting”开始了这次“惊险”的“shen入生活”活动。
一切都很顺利。这位女士以省委书记家的熟人和常客的shen分使保姆信任地领着我们“参观”了这个家ting的角角落落,并向她询问了这个家ting日常生活的许许多多细节。
估计主人快要回家的时候,我们便悄悄溜了出来。心里不由冒出了mao泽东的两句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第二bu第一稿的写作随即开始。
这次换了地方,到黄土高原腹地中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县城去工作。
正是三伏天,这里的气候却特别凉爽。我在县武装bu院子里的角落里找了一孔很小的土窑dong,yin凉得都有点沁人肌肤,不得不每天生一小时火炉。三伏天生火炉可算奇迹——但这却是真的。
工作规律在写第一bu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许多方面习惯成了自然,不必为一些形式上的小事而大费心机。
心理状态异常jin张。因为我意识到,第二bu对全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ti力和jing1神都竭力让其运转到极限,似乎像一个贪婪而没有人xing的老板在压榨他的雇工,力图挤出他shen上的最后一滴血汗。
从大战略上说,任何作战过程中的中间bu分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它是胜败的关键。比如足球比赛,最艰难的争夺也在中场。在现代足球运动中,几乎所有的队都把主要的力量投放在中场。如果中场bu分是弱的,那么前锋即使有天才表演也常常抓不住致胜的机会。
chang卷小说中的一zhong现象是,有特别辉煌的开卷和壮丽的结束,但中间bu分却没有达到同样的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给读者带来难言的遗憾。我个人觉得,天才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似乎就有这zhong不满足。
不guan能否达到目的,我认识到,对于《平凡的世界》来说,第二bu是桥梁,但不能成为一zhong过渡。它更应该在正面展开尽可能宽阔的冲突,有些人物甚至在第二bu就应基本完成他们的“造像”
人物关系之间和人物自shen的心理冲突大规模地jiao织在一起,其纷繁错综有点“会战”的xing质。好像一个人摆开好多摊象棋,不断调换角色和位置来下这些棋。在一片纷luan中得保持清醒的tou脑和坚强的意志来进行。jing1心地组织“混l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