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只会写自己的生活,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怎么脸。即使别人不这么说,可是韩寒自己也心里发虚,他一定无数次地拷问过自己。如果大家都只能写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么谁来写《哈利波特》和《阿凡达》呢?即使他自己不拷问,可是也挡不住社会上各
质疑的声音。《三重门》
销之后,韩寒曾经在北京接受过“公审”一次电视台的专访,两位西装革履的拍砖行家(简称专家)把他扒了
串在烧烤架上好一顿折磨,最后还来了三位大名鼎鼎的优秀大学生典范对比衬托韩寒的不务正业,集中炮火,猛轰这个标新立异的亨林怪
。那时候的韩寒虽然已经被当成了坏孩
的典范,可是他还在努力
照世俗公认的好孩
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该不该回答的提问他都老老实实回答,尽
他也夹枪带
地反
相讥但反击得始终十分谨慎而低调。由于电视台在播
时用了许多足以颠倒黑白的剪辑技术,最后播
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长长刘海遮住一只
睛的韩寒成了十足的反面演员,这场审判自己的访谈应该是韩寒日后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至于他宁肯损害自己应得的商业利益,也要
持这样的原则:
2004年3月版文集《韩寒五年》,除了在香港、台湾
版繁
版本之外,该书有法国、韩国、新加坡、日本等不同的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
2003年版杂文集《通稿2003》,当年全国文学类畅销图书排名第三。
又是一顿传,等我回老家,他们都羡慕地问我,听说你住在天安门边上,见到过国家领导人么?我说,我虽然不常见到,但我常嗅到,每当京通
速不通了以后,我就知
国家领导人要
来了,放行以后,我就能嗅嗅他们十几分钟前经过的尾气。”
2002年版作品
选集《毒》、《毒2》。
2001年版散文集《零下一度》,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
当然,评价一台节目的效果如何不应该只看编导及制作方的主观愿望,单从观众方面来看,适得其反,播之后,韩寒火了,不可抑制地火了。人们记住了他在火刑现场的微笑:“喂,专家大哥别瞎拍了,从你说的话听起来,你的人生
验比我的还要浅薄。”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中学生敢在公开场合对学者
2004年版小说《长安
》,当年全国图书排行榜文学类畅销书第一。
从以上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得来,韩寒在这几年的创作成绩令人无法恭维,如果仍用一个退学中学生的标准去衡量他,还说得过去,起码一直在写,而且陆续有作品问世,又都在畅销榜上名列前茅。但是要当成一名创作型的作家来看,可能就太拿不
手了。除去散文及“韩寒语录”
质的《毒》和《毒2》,真正的小说只有两
,《三重门》和《像少年啦飞驰》。然而怎么看,这两本书其实都是同一本,都可以看
是作者在重新审视和演绎自己的生活,林雨翔就是韩寒,陈小
就是Susan,只不过十年之后他们又改了一次名字,到了《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时候,变成了刘茵茵。
当时在北京韩寒都了些什么?现在已经基本无法考据了,可能因为实在没什么成就,他自己也总是
糊其辞、语焉不详,后来人们传说他跟徐静
闹过绯闻,跟许多靠谱的不靠谱的文艺兄弟们勾勾搭搭,从时间上推断,大概也就只能是这期间的事情了。之所以这段时间在写作方面相当低产,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第一次跑
来过独立的生活,需要应对的新鲜事
太多,房租
电通讯
通…什么
零狗碎都得他自己打理,多到他几乎都没什么时间来思考,从这个角度来看,请个
女助理倒也势在必行。到2004年韩寒正式开始跑起赛车之前,他在北漂生活中的写作成绩如下:
“不参加研讨会,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
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
,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
二、差挤
娱乐圈
2002年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榜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