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口吐莲花 > 佛经中的概念(2/2)

佛经中的概念(2/2)

接下来你开始在佛教的世界里努力分清到底什么是质的基本元素,什么是心理的基本元素,然后你不得接一个词,叫作“力”这个概念有叫人发疯的特,连脑很清楚的佛教学者舍尔茨基都忍不住说“在佛教术语里,力与受这些影响的实之间,始终存在着某摇摆不定。”

接着往下看吧,反正印度人就是从这十二说事儿,它们被认为是认识的基本元素——哎,是不是有简单得离谱啊?古印度人与古希腊人一样,不喜制作工来观察前事,而更喜玄想,就从自己开始,就从自己的开始,就从自己“如何想”开始,看什么想什么,所以就发现“十二”了!

我们还是回到“”吧,这吧,更准确一的叫法是“”是指可看见的质,它的特是质碍,而质碍又是指某无法渗透的质,总之,是说一个理单位所占据的位置不能同时由别的理元素所占据,若是运用古代思维,对这个意思我就很有意见:那盐里算怎么回事儿呢?

但说到力能,就更了,不过你要是以前当过理工科学生,还是能着混往下看的,反正估计看够小半年,你会觉得能看懂“法”这个概念。这法吧,总来讲,有某终极实在意义,它在质范围里,表示觉材料的实在,而在心的范围里,它又表示一分离的心理机制——总之吧,好像大概是这样,但佛教的基本概念之间也是相互阐述的,总之你总能从一个糊糊,转到另一个糊糊。

还有一见解(经量),认为只有是实在的,而形则是心构造的,如此,佛教中的还能被解释成其中不任何质料的质构成元素。

算了,我们还是听听佛教怎么说吧。另有一佛教见解,认为只分成光明的和黑暗的即可,而睛所见的事被说成是线条儿的差异,我靠!

别急啊,呵呵,这“十二”仅是关于心与的众多分类法之一“一切有”便认为有七十五这样的元素,总称为法,而其余的东西则被认为是非实在的,比如灵魂、自我之类的东西——咱还得把话扯回来“十二”之后,你才是刚刚迈上一小级台阶,接着你就不得不面对“十八界”啦。至于什么是十八界,我就懒得说了,但你不得不了解它,呵呵,因它们是意识的基本元素,而佛教哲学便是各力与能的分析,佛教认为,正是这些元素或力能的结合,产生相续不断的事件之——看看它们有多重要!它相当于你学了一古代的宏观力学与量力学,还不是数学化与理化的,而是哲学与艺术化的,这时,你便会悄悄谢希腊人,他们发明了一多么清楚的讲理的方式,一件事一件事地讲,而古印度人的方式是把很多事放在一起讲。不过,依他们那个时代的常识,他们的确是一件事一件事地讲的——错在我们走在另一条路上。

一般来讲,这些解释就够的,但一儿也没完,我东看西看,看了半天,发现我们现在说的质,在佛教与其说是实,不如说是力能。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