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那个月份,我们劳改大队在稻田里薅草。王队长随公安
警去城里集
参观了本省的“文化大革命成果展览会”回场后,没有
家,就扣着他那象张烙饼似的单布帽,撒开大步,急急忙忙跑到田里来。他站在田埂上用
睛搜寻着,看见了我,于是几步跨过两条沟渠,兴奋地朝我喊:
这时,人们的理解是:文字的意义是和文字的大小成正比的,已经开始把任何一句“主席语录”在任何文章里都用大一号的黑
字印刷了。这样,他就认为我一九五七年写的那首诗一定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不然,为什么要用“
桃大”的字来写?尽
那是一份“罪证”是供批判用的
尽我这个劳改犯并不是毕恭毕敬地站在他面前,不停地手舞足蹈,不停地扭动
,不停地抓耳搔腮,不停地摇
晃脑,但劳改队长并不怪罪,仍是沉思地
着那支
大面硕长的卷烟。我不走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为他还会给我透
什么外面的信息。和我曾经认识的谢队长相似,这个
瘦的劳改
其实是个心地善良、
说
笑的好人。从小和
原上的黄土打
的人,心地很自然地和黄土一样单纯;传统的手工农业劳动,使他们的
脑总保持着传统的观念,当猛地提
“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的时候,他们
本难以理解。譬如,当我们这些劳改犯人在田里一边
活,一边唱那“劳改队队歌”或是说些猥亵得
骨的笑话时,在这大唱“语录歌”的年代,他蹲在田埂上只是听着,并不呵斥我们,而且摘下帽
,拍着推得光光的脑袋,裂开嘴笑着叹息:“哎呀,你们这些婊
儿!唉,你们这些婊
儿!…”发
他由衷的赞赏。他听到越南军民又打下了若
架
国飞机,也是用“这些婊
儿”来赞扬越南军民的。我们还注意到,他抚
他的孙
——有一次,他竟把他三岁的孙
抱到劳改犯人
活的田里来,也用的是“婊
儿”!所以,每当劳改犯人听到他用“婊
儿”来称呼自己,都会
到一
家
式的温
。
“哎呀!章永璘,你这婊儿!你在五七年
的那个啥诗,用
桃大的字写着,挂在展览馆里哩!”他边说边用手比划:一个
桃是多大。他褐
的
糙的拇指和
指箍成一个圆圈。那个圆圈刚劲有力,没有一
计的
雅悠远的意境,却又形象地把诗变成了一
实在的
质力量。“哎呀,你这婊
儿!哎呀,你这婊
儿!字好大好大咧!你他妈真能写…”
但是,王队长不发话,我便不能走。这是劳改队里的规矩。我是熟知全规矩的,因为我已经劳改了两次了。正因为我劳改了两次,是“二
”正因为我熟知全
规矩,所以我才能荣幸地一被押
劳改队即当上
四个组,六十四个犯人的大组长。今非昔比,这次劳改比上次劳改可风光多了。劳改队里奉守的是完全不同于外
世界的那一
观念和价值标准。这说来奇怪但又不奇怪。在外面,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是被歧视的,不能重用的,
德败坏的人倒常常当作“人民内
矛盾”看待,认为是生活作风上犯了错误,是“小节”被列为团结和教育的对象。在劳改队,政治犯却几乎都能得到劳改
的信任,虽然这
信任只表现在极为窄狭的方面,但毕竟与他们对刑事犯的态度不同。并且,劳改队里都能够
到“人尽其才”谁能
什么,就把谁安排在能发挥他专长的地方。劳改队本
就是个独立王国。农、工、商百业俱全,包容了所有不同的劳动
类。有一个在外面成天打扫厕所的医生,
了劳改队倒当上了内科主治大夫。啊,在这个混
的年代里,劳改队是天堂!
一大瓢地把“米面调和”打到劳改犯人的饭盒里。这“米面调和”里还洒有炊事员的汗珠,因而那机械式的音响——“呱叽呱叽”和机械式的动作,都实实在在地洋溢着人情味。
我想赶快回到那行列中去,赶快回到号里去,赶快去享受那“一大瓢”那号
里的一片“唏溜唏溜”的吃饭声,是多么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