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四十一炮 > 第三十一炮(2/5)

第三十一炮(2/5)

从这两个地之间的路上,开来了几辆面包车,从车上钻下来几个扛着摄像机的人,几个脖上挂着照相机的人。我知他们是记者。我知记者是惹不起的,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傲慢的神情。他们一下车,老兰在前,父亲在后,从大门里疾步走来。老兰满面笑容,跟记者们握着手,说:

女记者提醒他:

联厂的大门内那片空场上,布置了一个简易的会场。两木杆之间,挂起了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大字标语。还是那句老话:标语上的字我不认识,但是它们认识我。我知这些字的意思就是庆祝联厂开业。联厂一直闭着的大铁门今天敞开着,大门两侧的砖垛上贴着红的对联,对联上的字认识我。在那横幅的下边,排开了几张长条桌,桌上蒙着红布,桌后边有椅。桌前面有十几个篮。篮里着五颜六

老兰站在摄像机前,不慌不忙,大大方方,挥舞着胳膊,侃侃而谈。老兰说我们屠宰村过去是一家一经营,确实存在着往里注等不法事实,但大多数人还是守法的。为了便于理,为了给城市里的人们提供新鲜的、不注的、优质的,我们取缔了所有的个屠宰,成立了联厂,并请求上级为我们专门设立了类检疫站。我们请县城的、省城的人民群众放心,从我们这里去的,是经过严格检验、质量最好的。为了保证的质量,我们不但要严把厂检验这一关,我们还要严把牲畜厂这一关。我们自己要建立生猪生产基地,羊、狗生产基地,我们还要建立特禽特兽饲养基地,我们要养骆驼、养梅鹿、养狐狸、养野猪、养狼、养鸵鸟、养孔雀、养火…来满足城里人的特殊味。总之,假以时日,我们要把这里建成全省最大的类生产基地,为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类。我们还要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冲亚洲,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吃上我们生产的

开来了十几辆轿车。有黑的,有蓝的,有白的。从车上钻下来一些人,都穿着西服,扎着领带,穿着鞋,鞋都很明亮。我们知他们都是官。领的一个官,个魁梧,满面红光,笑容可掬。其他的官在他的后簇拥着,向工厂的大门走去。那些扛着摄像机、端着照相机的记者们,迈着小碎步,蹿到这群官的前,倒退着,摄像,照相,摄像机没有声音,但照相机喀嚓喀嚓地响。那些当官的一看就是被摄像机和照相机伺候惯了的,在镜前他们谈笑风生,指指,一也不拘谨,哪像我的爹?畏畏缩缩,上不了台盘。在那个最大的官两侧的人,看上去有面熟,我在电视台的节目里似乎看到过他

他们拍摄完那堆即将在烈火中变成灰烬的腐,就拍摄联厂的大门,和大门内的天会场。

我的父亲说:"迎你们经常来监督我们。"

然后他们就采访老兰。

父亲也满面笑容,跟记者们握着手说:

"迎,迎!"

我的父亲说:"我们要生产最好的给城里人吃。"

我拉着妹妹的手,在这两个即将闹起来的地方,跑来跑去。村里来了很多人,也在这两个地方来回走动。我们看到了姚七,他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我们还看到了老兰的小舅苏州,他蹲在河堤上,远远地看着沟里的

于是他的就一下僵住了。

"罗厂长,您不要晃。"

我的父亲说:"我们保证不会往里注了。"

记者采访完了老兰,接着采访我的父亲。父亲在摄像机前无所措手足。他不停地晃动着,好像在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东西,一堵墙,或是一棵树。但是他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墙,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树。他的睛左顾右盼着,不敢对着摄像机的镜。那个举着话筒的女记者提醒他:

记者们很敬业,上开始工作。

类检疫站前面那条沟里,架起了一堆劈柴,劈柴上放着一些注过的或是变了质的,有猪有羊…它们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它们发嘟嘟哝哝的牢声,它们上那些生满霉斑的小手恼怒地挥舞着。类检疫站的小韩,穿着制服,满脸严肃,手提着一个汽油桶,往那些腐败的上泼着汽油。

女记者提了几个问题,但我的父亲所答非所问。

"迎,迎!"

挥而就,三个狂妄的大字,跃然纸上:神庙。

于是他的睛一下就直了。

"罗厂长,您的睛不要往旁边看。"

我的父亲把这几句话翻来覆去地重复着,不记者问他什么问题。于是记者善意地笑了。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