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直集贤院学士。”
“还不是很厉害,反正就是学问高,”我估摸着可能就跟我以前那时代的清华北大差不多,搞不好还是博士后级别的,于是心中对他更加佩服起来:“我一看那些文言文头就痛,除了记得几句上口的唐诗,哈哈,别的一窍不通。”
“呵呵,你的琴弹得好啊,是我听过的世上弹得最好的,我对音律也是一窍不通,所以说我们彼此彼此。”
“啊,原来我那么厉害呀?对了,我看过你送给我的画,画得很好看。”
“你的画也很独特,非常传神,是你爹教给你的吗?”
“嗬嗬,不是的,我眼睛不好,用毛笔我掌握不住分寸,那炭笔是我没事拿来瞎画的。”
通过和他的聊天,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童年曾过得十分艰难。他父亲曾任过泉州知府,而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生他的时候他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在他三岁时父母便相继去世,自幼,他是被兄嫂抚养长大的。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自力,懂得勤俭节约寒窗苦读。他笑着说自己在弱冠之年高中进士完全只是存了些运气,在京城,在整个大宋,学问在他之上的比比皆是。就比如范大哥,当年比他更加刻苦,他还给我讲了许多范大哥从前的故事。
“我听明锦江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既然三年前你就高中进士了,却为何至今还不娶亲呢?”
他有些尴尬,我甚至看到他似乎在脸红。
我一笑:“三年前,喔,对了,我们好像就是三年前在大理认识的!”再一想,自己也开始尴尬起来。
气氛直接变得微妙,一时两人都没再作声,只是偶尔对望一眼。
过了会儿,他站起身,我以为他要走了正准备送他出门,不料他却说:“灵曦,听说西园的桃花开得很美,你天天呆在茶馆里也没出去过,不如我带你去看看,好吗?”
来到大堂,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和稚圭出去,担心等会儿茶馆里人多忙不过来,瑞新凑过来对着我们眉开又眼笑:“哎呀,一会儿有说书先生来串场,你们快去吧,天黑前回来就行了!对了,韩大哥,你可得把我姐盯紧点儿,别让她自个乱走!”
稚圭笑了笑,我白了瑞新一眼,系好面纱两人一起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