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时间来医治心伤。
城市生活她有些厌倦,她就那么随便走,走到哪儿算哪儿。
一个人慢慢地在街道上溜达,什么目标也没有,她觉得从来没有过的悠闲。就这样没心没肺的样子,不也是一种生活?她决定不开手机,不看手表,失去一切现代元素,像古人一样活一阵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觉得有些饿了,看看太阳已经偏西,她决定在路边摊上随便吃点什么。
一阵香味袭来,她看见了一位大嫂带着一个小女孩,在摆摊卖吃的。
她看了看招牌——“煎饼卷大葱”,这也能吃?但香味就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这位漂亮妹妹,你要吃饭吗?”大嫂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道。
“这个,好吃吗?”
“你试试吧,你一定会喜欢上的。”
大嫂手脚麻利地倒油,炒酱,放上一些咸菜丝和新鲜的青椒丝,一片肥胖的生菜叶铺底,最后是切得细细的白白的葱丝并排摆在上面。
小乙接了过来,带着第一次吃螃蟹的心情咬了第一口。
混合着原野味道的食料慢慢滑向她空虚的舌头和胃。她的胃忽然精神大振,迫不及待地吞咽第二口。
她居然忘记自己是淑女,站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最原始的食材,最原始的吃法,甚至,最原始的姿态。
“大嫂,再来一块。”她用纸巾擦着嘴巴,微笑着。
“好嘞。”大嫂麻利地做了起来。
“你是城里人吧?第一次吃这个东西是吧?”大嫂一边翻炒,一边和她聊天。
“是的。大嫂来自哪里?”
“俺来自山里,这煎饼是俺们那里一年四季常备饭,给你们吃个新鲜。”
“大嫂一个人在这?带个孩子?”
“对,老公去年和俺离婚了,他嫌弃俺生了两个女孩,大的判给他了。”大嫂毫不在意,朴实诚恳得像在讲述路人。
“哦,那你很辛苦的吧?”
“一个人一样过,只要勤快,这世界饿不死人。俺只是不想在村里呆了,怕人家歧视俺的孩子。你看,俺在这里摆摊,兼卖塌煎饼,好几样吃法都做,生意还可以呢。过几年我要让孩子在城里上学。”大嫂自豪地。
“那你住在哪里?”
“和俺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姐妹,我们合租了一座房子,她们也都是离婚的。她们两个卖水饺,是要卖出自己的品牌。你看,我的品牌就是这个——”她指了指路边的木牌子。
“湾仔码头,你听过吗?”小乙忽然想起杂志上看到的故事——《一个女人的神话》。
“什么码头?”大嫂问道。
“臧健和女士,人称臧姑娘,早年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从青岛出发,千里寻夫,然而丈夫在允许一夫多妻的泰国又娶了妻子,因为臧健和生的两个都是女儿。丈夫的离去,使她们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臧健和有家传的做饺子秘方和技术,于是她拿出身边仅有的几百块钱添置了一辆木头车和做饺子的原料,在香港湾仔的码头边摆摊卖起水饺来。由于她的水饺味道鲜美,价钱便宜,服务也很好,短短几年之内,湾仔码头臧姑娘的水饺已经是远近驰名了。后来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作后,湾仔码头水饺已经热销全世界了。两个女儿双双赴加拿大上了大学,还为自己争得了奖学金。”
小乙讲完之后,才接过煎饼吃了起来。
大嫂居然听得热泪盈眶,她一拍大腿:“她可真不容易啊,我就一个念头,挣够女儿吃的用的,然后上个好大学。等我老了,有口饭吃就行了。”
小乙忽然有中不出的伤感,人的什么所谓的理想志向,其实最后都是一个目标:有饭吃。而他们,在有饭吃的基础上,偏偏喜欢折腾出什么所谓的爱恨情仇,是非曲折,还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忧伤得理直气壮,烦恼得头头是道。在这样简单的欲望面前,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深沉伟大,反而觉得自己活得过于繁琐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