鬟拿出一个宝蓝绸子包袱,打开,竟是早就替林如海做了一身,不止衣裳鞋袜俱全,连扇套荷包都有,针线着实精致得了不得。
林如海皱眉道:“你几时做的?我竟不知。我早说过,家里有做针线的人,你何苦亲自动手?仔细伤着眼睛。”
黛玉笑道:“做了半年才得,每日只做小半个时辰,爹爹放心。”
林如海道:“日后做些小物件便罢了,别做这些费心神的衣裳,你素日还要读书呢。”
黛玉心里一暖,含笑答应下来。
林如海又嘱咐道:“你除了读书,还得出门,连小物件也别做了,咱们家横竖不缺。你从前给为父做的,都还八成新呢,穿戴出去,谁不羡慕?”
黛玉笑道:“话虽如此,可是也总不能穿旧衣裳。”
林如海心里顿时十分熨帖。
一时外面人齐齐来贺喜,林如海连忙穿戴着黛玉的针线出去迎接,他虽已年将半百,仍旧显得儒雅非凡,竟将才跨马游街回来的林睿都比下去了,更显得风流,他还私下向苏黎炫耀道:“这是我女儿亲手做的,做了半年。”
苏黎瞧着他得意的样子,语气一酸,道:“你这是刺我呢?”
妙玉才气纵横,琴棋书画诗酒茶样样精通,唯独对于针黹女工不大上心,即便是做出一个荷包,怕还不如黛玉六七岁时所做,苏黎夫妇心疼女儿,只好说家里针线上的人极多,不必妙玉亲自动手,又陪嫁了两个绣工极好的绣娘,单给妙玉做针线。
打从黛玉会做针线开始,首先便给林如海做,连贾敏都吃醋,这些苏黎夫妇没少听他们夫妇书信中说,因此羡慕得不得了。不过他们疼爱妙玉,倒也不至于对妙玉失望。
林如海笑道:“得了好东西,总得有倾诉之处才是。”
苏黎哼了一声,道:“黛玉那孩子再好,将来还不是别人家的?昨儿我在宫里,还听圣上说今日放榜的时候一并下旨,你就等着给黛玉备嫁罢。”先跟林如海说一声,免得到时他却又舍不得了,露出形迹来。
林如海脸色一沉,犹未说话,便见门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圣旨到了。
林如海瞪了苏黎一眼,忙撤了酒席戏曲,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来下旨的却是礼部侍郎,可见长庆帝对这桩婚事的看重,旨意极长,花团锦簇一番话,最终的意思就是赞林如海长女和一等公俞恒乃是天作之合,故赐婚云云。鬼瞳-天才通灵师
林如海心里空空落落的,疼了这么些年的女儿,将来就是别人家的了。听着礼部侍郎念着圣旨,他面色淡然无波,乃因舍不得黛玉,但是看在旁人眼里,便觉得林如海果然非同小可,遇到如此喜事仍旧沉得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