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 第096章(2/6)

第096章(2/6)

听了这话,林如海唯有默然,一时之间,他也没有办法解决此事。长庆帝不想再收百官献,怕他们转就从百姓上找回,最后苦的是百姓,可是国库里没钱,那些欠了银的又不想还,等等,欠银!

再说,他确实想改变佃农之苦。

长庆帝问:“那家底薄于卿家,又为何项多?”

林如海连忙摇:“回陛下,哪有如此之多?这些年微臣家益最多的一年,不过八万两,平常只有五六万。”

长庆帝:“这些咱们君臣虽已有数,可却是长远之事,不能解前之急,问朕要钱,兵也问朕要钱,竟当朕是钱匣了。”

林如海当即了然,笑:“陛下且听我细细来。家底比臣厚实的人家,之所以项不如臣,那就只有一个缘故,即底下庄掌柜谎报收成,有些庄猾,又因掌的庄极多,明明风调雨顺,却谎报主家有几遇了灾荒,主家若厚,少不得免了租,如此一来,自然少于臣了。商铺房舍租赁也好,生意也罢,既是他们理,假账亦是寻常。微臣之所以如此清楚,乃因微臣家中的账目十分明白,每年微臣都会派心腹巡查各地的收支景况,免得下人谎报收支,中饱私。”

长庆帝算了一下,惊讶:“如此一算,卿家每年项竟达十余万?”据他所知,比林如海家底厚实的人家收似乎没有这么多。

林如海笑:“陛下有所不知。”

林如海一怔,问:“不知陛下所言,微臣错在何?”

林如海恭敬:“陛下圣明,所言极是。”

林如海明长庆帝之心,和太上皇宽厚不同,他确实想了解并改变百姓之疾苦,长庆帝召自己来问话时,一定要据实以告,因为他往往都已经打听到一些消息了。

长庆帝摆手:“朕既不知,卿就一一说来。”

林如海可不敢对长庆帝皇庄之事开,遂不接长庆帝的话,而是开:“还有一事人等,在主家所命佃租之上对佃农再加一成乃至数成,主家既不知,佃农亦当是主家苛刻,于是主家的名声便被败坏得所剩无几,而这多来的佃租则落了那些事之手。”

长庆帝疑惑:“这是何故?”

林如海叹息一声,:“苛于民罢了。臣家田地赁于佃农,分与他们五成,他们便已德,何况六成乎?微臣年轻时只知收租,不知佃农困苦,那时皆是分与他们三四成,待得亲见后,慨他们过得艰难,方改成五五分,或是四六分,分与他们五六成,多则七成。然而却有些人收租,少则六成,多则七成,即使风不调雨不顺,有的亦往年收租,极是苛刻,也有租少便责罚于佃农,故而地少于臣,却多于臣。”

这也是长庆帝特别信任林如海的缘故。

长庆帝却:“亦不算小事也。世间诸事,皆是由小见大,千里之堤溃于蚁,并非虚妄。仅只农税一项,若能改,得益的何止家国?国库得益,便有钱发俸、赈灾、修陵、供应边疆兵士所需,皆从此来。”

长庆帝摆摆手,说:“说的不是卿家。朕也曾派人打探过一些仕宦之家每年年底的收成,他们的项似乎十分有趣,良田商铺房舍多于你的,项未必如你,少于你的,项却比你多,这是何故?”

长庆帝忽:“那也不对!”

对于此事,他并不是扬自己而抑他人,而是实话实说。

长庆帝叹:“今日方知,皆有藏掖。”

楚了,风调雨顺时的年景,五万亩每亩地两季年收三四石,每石八钱至一两银,三十税一,农税当有五六千两,此在收成之时而非收租之时所算。微臣家中商铺若、房舍若、山林亦有,其数目微臣并不甚清楚,然观项,三十税一,每年也有五六千两。”

林如海只得细细说给他听,:“良田和山林丰收后,须得分与耕租赁的佃农、猎,多则分与七成,少则五六成,平常都是分给他们五六成。商铺房舍等的项,也要分给掌柜伙计等人,即月钱和红利,每年还要支修缮商铺房舍的银。所以,微臣家难十余万,上万两的税银是在没有支的时候算的。”

为官宰久矣,很少有人会像林如海这般坦率诚实了,又愿意说起百姓的艰难。

林如海清楚得很,那些所谓欠银

长庆帝自言自语:“听卿一席话,朕忽然想起,朕的皇庄是否也有此等之?”皇位,他日日为银钱发愁,生平最恨贪官污吏,若是皇庄的庄也和林如海所说的那样谎报灾情,着实该杀,自己该打发心腹去巡查一番才是。

林如海微笑:“陛下日理万机,一桩一件皆是事关民生江山,如何晓得这等小事。”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