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不太有资格获得现在所得到的关注和支持!
“你对平台的初始印象又是怎样的呢?”果然,好奇的多多满足了他的点评**,很好的帮忙抬了轿子。清了清嗓子后,他开口道:
“对于‘驴在江湖’,我的了解很有限,所以不会从网络平台搭建技术方面来指手画脚,我只是想对平台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互联网经济发展到现在,基本上不太可能存在新的商业模式,所以‘驴在江湖’平台的这种运营方法不可能是首创对吧!
但是为什么其他类似的平台都没做起来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市场是由需求建立起来的,没有需求,再好的创意也是白搭。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就算是需求是真实存在的,那平台创建初期的推广以及让目标客户群认可的难度也会非常大,互联网行业中真正成功的公司通常都不是最新提出某种理念的那一批,而是切入时机比较好的那一批。
抓住时机的关键点在于有核心竞争力,而且该优势很难被复制和超越。驴在江湖这样一个小型创业公司要开发全国市场,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既然不可能是资金,也不可能是知名度,那就只有靠技术了!而小公司的所谓核心技术在bat这样的商业巨头面前又算的了什么呢?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不管怎样,从创业角度看,上述两个问题都是怎样也绕不开的,我很难想象你们会有怎样的办法来解决它们!所以这就是我不太看好平台发展的原因。”
姜潮的话看似非常有道理,也没有刻意去诋毁什么。但问题是,这些都是些正确无比的废话!翻译起来其实用两句就能概况起来:
第一,以前没有人做过或没被做成功过的事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值得开发的价值。
第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行,动手晚了也不行,就算时机刚刚好,没有核心竞争力还不行。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展开讨论的话,估计一场辩论会是免不了的,而结果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场创业是完美的!事业本来就是在不断的验错过程中曲折前进,项目的开发价值,操作难度,动手时机,竞争力掌控这些因素都是有相对性的。
用绝对的逻辑去辩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至少也要看对象是谁!
如果姜潮是社交软件的行业大牛,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几个关键点铺陈开,大家就能很快理解彼此,但他上来就宣告自己对平台了解有限,对技术了解有限,不出意外的话,估计应该对社交软件也是了解有限的。
这么多的限制下,辩论的意义在哪里?作为一个资深经理人,闫海燕非常清楚这种沟通,除了会影响己方同事士气外,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所以不待君陌开口,就抢先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