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这么说──"
"因为我是这么想的。"
"要么你试试别的──你不是有一个国际金融的学位吗?"
"我一直在试──"
"你是在自己试,那叫小倒儿──"
"要是真想去,毕业时服从分配就行了,去进出口公司或者贸易公司──可成天帮着人家倒东西有劲吗?"
"那我可就没什么说的了。"
"你看,自己的问题还得自己关心,别人关心起来更没谱儿,你说是吧?──你不用回答我,不管怎么说,我还得谢谢你这么关心我。"
"不用。"
"你呢,你想过吗?"赵宇问。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不管怎么说,我不想再耗下去了,我不是说跟你,我是说,跟──跟什么呢?"柳燕也晕了。
"生活,"赵宇替她说了,然后再替自己说,"我先找个工作吧――哪怕是个不长久的工作。"
"也是,这样,你每天就有事儿干了。"
"也就来不及胡思乱想了。"
"也就不会感到迷茫了。"
"这就是工作的好处──坏处是──"
"累。"
"我不怕。"
49
于是,赵宇开始找工作了,找工作的过程中,赵宇感到这个社会就如同一个蠢蠢欲动的有机体,而他呢,就如同一个有几种功能的细胞,他的自由是,可以在这个或那个地方工作,而一旦真的工作了,他也就进入了一种重复单调之中,说不上自由,但却十分明确。
此刻,他就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在打电话,他告诉别人,他是建筑和国际金融双学位,他希望自己能胜任对方提供的工作,事实上,找工作很好玩,尤其是面试,供求双方来回打量,相互摸底,看看对方能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赵宇找了三个月的工作,寄出简历上百份,参加了20次面试,参加了7次笔试,还参加了几次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事实上,如果他愿意,他早已有工作了,但是,他仍没有工作,他仍在找,似乎他愿意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让自己坚定起来,他知道,自己是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同时,一旦他发现对方所做的事情并无多大价值的时候,他便转身离去,渐渐地,他发现,似乎整个城市只有他一个人这样找工作,怎么说呢,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发现自己真的与别的求职者不同,别的人是在为生存或是更好的生存而奋斗,而他呢,则想弄清楚这奋斗的意义,尽管,表面上他与他们一样,成天奔波,进行着大城市里的求职活动,让他颇为安稳的是,他年轻、自信,能力强,很容易为人所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工作。
赵宇每天给柳燕打电话,柳燕也利用业余时间帮他审视招聘广告,告诉他,哪儿又要人了,每一次,赵宇被录取了,她都替他高兴,当他最终决定不去时,她又替他惋惜,起初,她总怕他再也遇不到条件更好的工作了,但是,她发现,他总能遇到,他有学历,更重要的是,他懂几种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日语,他在上学期间,糊里糊里涂地学会了这些语言,这使得他很容易成为外国公司的雇员,也就是说,他很容易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下去,知道了这些,连她都替他感到安全,是的,正如她所说,"你去哪儿都行,重要的是,你什么时候做决定呢?"
50
赵宇觉得,该做决定了,这个念头发生在恒通房地产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那是一家大型房地产跨国公司,他正在被面试,一名五十岁左右的名叫埃尔顿的外藉经理在用英语与他谈话。
"我很欣赏你的毕业设计,可目前我们公司不要设计人员,我们需要施工管理方面的人才,你认为,你能胜任项目经理这个位置吗?"
"我毕业实习时,曾经有三个月时间在施工现场,就经验方面,我只有这些,但是如果给我机会,我想我能迅速胜任这一职务。"
"我们公司雇佣各个国籍的工程师,你的简历里写着,除英文外,你能用法文、德文和日文进行日常口语对话,是吗?"
"是的,在学校的上学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语言很感兴趣。"
"我们的施工现场很缺你这样的人,如果要你从助理做起,你不会介意吧?"
"我不会。"
"那么,我们的见面先告一段落,0分钟后,你去2407室参加德语和法语的口语测试。"
"谢谢──"赵宇点头。
"还有,你对薪水的要求是什么?我看这一栏里你没有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