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累计下来,销量都是以亿来计算,这方面苏文就还有一段要追赶的路程。
不过谁都能看到他的前景了。
所有人都相信,再给苏文几年时间,他必定能达到帝国文坛作家里销量最为顶尖的那一批。
具体是多少年,什么样的说法都有。
有的说三年内,有的说五年左右,也有的说七八年,甚至是十年之内。
哪怕是十年,那也非常惊人了,毕竟苏文还年轻,届时也不过三十岁,依然比那些顶级作家少走了十多年的路。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们还是低估了苏文,确切地说,低估了他那些作品的能量。
在《聊斋》连载完毕,众多读者猜想着苏文的新作品是什么类型的题材的时候,国外传来的一些消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苏文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小丝儿漫游记》打开了国外市场!
前者是很薄一本的剧作,因为是对外交流作品,有国家补贴,因此在国外市场定价不高,美洲市场只是五美元而已,欧洲市场也只定价五欧元。
后者则是苏文童话的集合,考虑了国外市场比较容易接受“漫游记”这种形式,还是以《小丝儿漫游记》作为主打,直接以之命名,后面就是《白雪公主》、《丑小鸭》等童话。
这个世界华人众多,像美洲,北美西北几乎是华人聚集的地方,不过当年也是华夏帝国的殖民地,地位不高,后来受到西方思想潮流的冲击,与上面的欧洲人、非洲人联合起来,组成了自由联邦。
因此在美洲,中文和英文虽然有同等地位,不过思想却更欧化,这也是这些年华夏文化无法在此地流行的最大原因。欧洲地区更是如此。
华夏帝国的对外交流作品项目主要是经略这两个地区,有国家力量作为后台,苏文的作品得以一上来就在这两个地区铺开。
一开始,先被人关注的是投放在美洲的《小丝儿漫游记》,这个地方没有长久的历史,不大关注背景复杂的故事,他们生活更为富裕开放,对于后代的教育更为关注,因此优秀的童话得以进入当地父母的眼帘。
如果单单只是一个漫游故事,他们不一定会相互传扬,但是这是一本通话记录,里面收录了苏文“借鉴”而来的《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衣》等等经典童话故事,它的魅力,就让人无法阻挡了。
华夏帝国首期在美洲投放了一百万册的《小丝儿漫游记》,三月份下来,只卖了五万册。
要知道这是有一个国家的力量在运作,几乎囊括了北美所有的大城市的市场,将近一个月下来,只卖出五万册,这成绩可以说是差到极致。
就在连华夏帝国文化部的工作人员都以为这书要扑的情况下,四月份销量数据反馈上来,苏文童话一个月卖了十万册!
比上个月翻了一番!
五月份更猛,卖出三十万册来,是四月的三倍!
三个月下来,大约是五十万册的销量,数据依然没有惊喜之处,在华夏帝国一众对外交流作品中算不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