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跟皇上就讲,说真正的柔福公主早死在北国了,这个一定是假冒的。太后一口咬定是假冒的,说你命有司拿问,然后就把她抓了,抓了之后严刑拷打,她受刑不过,她就说我确实不是公主,我是一尼姑,我原来是东京的一个尼姑,结果我跟着金国人把谁都给抓了,尼姑金国人也不放过,然后大军北上,我跟公主的待女送在一起,公主的待女没事干,我们俩就聊天,她就给我讲宫里这么着那么着,她又说我跟公主长得很象,所以我就有了冒认皇亲,享荣华富贵的念头,这样一来的话,这可是大逆不道啊,夷其三族的事,株灭九族的事,反正你出家也没九族了,就把她本人杀了,杀了之后驸马最惨,驸马最无辜,你让我娶她的时候,我哪知道公主是假的啊,这一下吹了,驸马都尉也甭当了,府也没收了,驸马一贫如洗了,所以这个冒认皇亲这个闹剧就谢幕了,但是这件事没完,从那件事发生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史学家史不绝书,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大部分人倾向于认同什么?公主是真的,这公主是真的,为什么太后一口咬定这个人是假的呢?
如果这个柔福公主是真的,那就是乔贵妃所生,而韦太后当年跟乔贵妃是最要好的,那么韦太后为什么要一口咬定这个柔福公主是假的?韦太后为什么一定要置柔福公主于死地呢?而关于柔福公主之死,史学家还有什么其他的说法呢?
因为当年宋朝的嫔妃啊,公主啊,宗室诸王被掳北上,宗室诸王就成苦力了,那么嫔妃公主的下场就更可悲了,基本上就沦为金军的玩物,就按照中国古代讲,就是相当于官妓,基本沦为这么一批人,金军专门在上京设立了浣衣院,就是洗衣服的地方,洗衣房,让那些嫔妃公主给金国的将领洗衣服,金国包括太宗皇帝本人在内的,金国这些宗室们经常到浣衣院挑人,看中谁就带回家,随着这些公主一个个年龄见长,凤子龙孙,天生丽质,自然难逃这个命运,高宗皇帝的母亲本人就被金国将领完颜宗贤霸占了15年,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等于宋高宗有两个异父的弟弟,有两个同母不同父的弟弟,还是金国人,韦太后和公主在浣衣院受辱的时候两个人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底细,所以太后就非常害怕,如果公主也回来我也回来,我的这一段不光彩的往事被揭露出来,我怎么做国母啊,怎么母仪天下啊,所以她一口咬定这个公主是假的,高宗皇帝可能也知道公主是真的,但是呢,母命难违,一边是亲妈,一边是异母妹,那我就忍痛割爱了,就把公主杀掉了,所以史学家坚持有这么一种说法。太后回来了嘛,要过节了,太后回来要过生日了,要过千秋节,要给太后祝贺生日,百官递贺表,高宗皇帝一看贺表就急了,说我母亲被俘的时候是48岁,不是38岁,哎,这个百官非常诧异,说不对,你妈多大,你妈是皇上的妃子这生日不可能搞错了,咱这宗谱上都有啊,皇室御牒里面有记载,你妈多大,你妈就是38岁被俘的,现在58岁,没错,不对,我妈的生日是我记得清楚还是你记得清楚,48岁被俘,现在68岁,照我这个来,太后的年龄就被提高了10岁,本来是38岁被俘,皇上给改成了48岁被俘,为什么呢?皇上给自己的妈长了10岁,就是想告诉南宋军民,我妈不可能在金国生孩子,48岁怎么生孩子?所以那都是金国人的诬蔑,不实之词,他就想告诉这点,所以他妈平白就长了10岁,所以史籍记载说太后死的时候薨,年90,不可能,那时候人能活之么大,成仙了,不可能,80岁就已经是高寿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嘛,80已经是高寿了,那时候在中国古代很不得了,老太后死的时候80岁,不是90。
韦太后原本是宋徽宗的一个很不受宠的妃子,当年是因为乔贵妃的帮助才有机会生下了宋高宗赵构,韦氏回到南宋之后,享尽了皇太后的荣华富贵,但她是否还记得离开金国时曾经对乔贵妃许下的承诺?是否还记得宋钦宗对她的哀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