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完米沙的这段记载,都陷了沉思。
“啊——这怎么可能?学术界一直认为科兹诺夫从黑城带回来的《圣立义海》就是残卷,米沙怎么会见到完整的《圣立义海》?”唐风疑惑
。
“是的,你应该知,《圣立义海》并不长,抄录它
本用不着几十页,米沙不但抄录了《圣立义海》,同时还时而用俄文、时而用中文在《圣立义海》正文旁边写了很多他自己的研究意见。另外,更让我震惊的是,我们研究西夏的学者,都知
《圣立义海》原本是1909年科兹诺夫在黑
城发现的,现在藏在彼得堡…”
“哦,哪条?”
“对,我在冬见到了那份《圣立义海》。”唐风打断罗教授的话说
。
“唐风,你难没发现吗?在米沙的这本笔记本后面有好几十页,是他用西夏文抄录的《圣立义海》。”
究,可以断定贺兰山中至今并没有发现一座叫戒坛寺的寺庙,那么,这个戒坛寺究竟在哪儿呢?米沙的笔记本帮了我大忙。当然,米沙的笔记本上记载的东西很混,好多地方写了又被涂掉,又用了这么多
语言,杂
无章,我费了好大力气才有了惊人的发现。”
“我先不说你忽略了哪条,我们先来分析你刚才得到的五条信息。第一条信息说明当年的联合科考队考察得很全面,不仅仅是贸然沙漠,去寻找瀚海宓城;第二
“可是《圣立义海》的原件后来又是怎么变得残缺不全的呢?”唐风问。
“就是那西夏的地理学著作?”
罗教授摆摆手,:“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也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在米沙抄录的这份完整版《圣立义海》上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你们看这里…”说着,罗教授指着笔记本上的某页,对众人说
:“这里,在米沙用西夏文抄录的《圣立义海》正文旁边,米沙用汉字
了一段很小很小的文字。”
罗教授“唐风总结得很对,这么一段不起
的记载,竟然包
了如此之多的信息,但是你还是忽略了一条。”
唐风沉思良久,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您是怀疑这个所谓的黑鹫寺,很可能就是玉屏上所说的戒坛寺?”
在罗教授的指引下,唐风这才认了那段汉字:“参加科考之时,曾与梁等至贺兰山
考察,见一寺庙破败不堪,仅存小佛殿一间,香火不旺。问山民,山民唤此寺为黑鹫寺。
寺详加考察,见小佛殿虽为民国所建,然其基址颇似西夏旧
,且规制宏伟;再查周围山涧草地,西夏建筑构件频
。又见殿址若间,皆气势非凡,怎奈只遗瓦砾而已。夜晚,与梁等人夜宿黑鹫寺,怪声迭
,异响频频,再加环境险恶,遂于次日离去。至今忆起,引为憾事,黑鹫寺绝非普通小庙,其中定有玄机。”
“嗯,就是你见到的那本。但是那本《圣立义海》是残缺不全的,这也是研究西夏学的一大遗憾。可让我震惊的是,米沙在笔记本上抄录的这份《圣立义海》竟然是完整的。”
“惊人的发现?”唐风不知罗教授究竟在米沙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什么。
“这段话确实透了很多信息,我总结了一下,至少有五条信息。一,米沙参加科考队时,曾与梁云杰等人来到贺兰山考察,这是我们之前不知
的;二,他们在贺兰山
,发现了一座寺庙,当地人称这座寺庙为黑鹫寺;三,他们考察了寺庙,发现寺庙最早是西夏时期所建,只是他们发现时,建筑大都已毁;四,他们夜宿在黑鹫寺,结果听到怪声异响,再加上那里环境恶劣,于是他们在次日便匆匆离去;五,米沙后来对他们的匆匆离去,
到很后悔,他认为黑鹫寺很有研究价值,绝非一个普通小寺。”唐风说
了自己的判断。
罗教授也锁了眉
“只有两
可能,一
是米沙在别的渠
得到过一本完整的《圣立义海》,但是我认为这
可能
很小;还有一
可能
,科兹诺夫当年带到彼得堡的那本《圣立义海》基本是完整的,但后来因为某
原因,残破不全了。这
可能
比较大,而从米沙抄录这份《圣立义海》的笔迹看,应该是很早时候抄录的,因此我推测米沙可能在早年见过完整的《圣立义海》,并抄录在了他的笔记本上。后来,冬
的那本《圣立义海》才变得残缺不全,米沙笔记本上的倒成了孤本。”
罗教授却并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唐风,我们先不要急于下结论,从这段记载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