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第十二章宴(2/4)

第十二章宴(2/4)

不过,彼时,李白的诗文集尚未编纂成册,无怪乎空海不曾读过这阕《清平调词》。

清平调词诗题如此写着。

“喔…”空海低声叫“原来如此。这是李白翁的诗呀?”空海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自顾自地来。

“也可以这样说。”“不过,空海啊,你的说法,我听来有些嘲讽的味——”“听得来吗?”“听得来。”“逸势啊,你说的没错。说穿了,这是一首应酬诗。不过,虽为应酬而写,有才华的人写来,就不仅止于此。我本来认为对方浪费才华,事实却又不然。因为无论汲多少,才华之泉却永不涸…”空海一边微笑一边说着“真不愧是大唐长安啊!竟然有这样的才,轻轻松松就能写下如此的诗句。”逸势对着发此言的空海说:“对了,空海——认为‘浪费才华很可惜’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才华吧?”“你说呢?”空海虽然无意岔开逸势的话,却还是换了个话题。

那是空海死后五十四年的事了。

但是,关于诗人李白的评论,他应该有所耳闻了,譬如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记载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纸上是如此的诗。

这是贺知章对李白诗才的惊叹,将李白誉为“谪仙”因而有此称呼。“到底谁告诉牡丹这首诗的呢?”空海问。

逸势约略能理解这首诗。

逸势从旁探,凑过来看。

看来很熟。

“哎呀!就是上次提到的白官人吗?”玉莲恍然大悟。

“你好像对诗人的才华,比对诗句更动。”逸势说。

解释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

因此也能明白空海话中的义。

纸上还残留着墨香,端正的字写着两阕诗。

加上“词”字,大概就是以清平调所唱的歌词。

“是白人。”牡丹答

是那首诗的后续分。”听到这话,空海神里闪烁着光辉。

清平调词(三)名倾国两相,长得君王带笑看。

这些遣唐使船,多少或曾带了些李白的诗回到日本吧。稀世罕见的大文章家空海,唐前也因此有可能读过李白的诗。不过,话虽如此,他说什么也不可能读到稍后唐朝由魏颢所编纂的《李翰林集》和李冰所编的《草堂集》等别集里面的诗文才对。

清平调词(二)一枝红艳凝香,云雨巫山枉断

“原来如此,若是谪仙的诗,也就无怪乎了。”空海望着纸张说。

空海唐时(公元八O四年),李白业已不在人世。早在此前四十二年(公元七六二年),便以六十二岁之龄辞世了。

这样的文史知识,空海应该也有吧。

空海对李白的认识,应该是唐以后的事。

不过,空海无暇去考虑到底是谁的字迹,先念了起来。

就算这本书刊行于宽平初年(八八九),此时空海也早已不在人世。

借问汉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接过纸笺后,空海摊了开来。

谪仙——也就是被贬下凡的天上仙人。

当时,李白的诗尚未正式传人日本。

“白官人?上次你们拿他的诗给我看的那位吗?”空海问。

所谓“清平调”是唐朝音乐曲调名。

“谁帮你写的?”玉莲问

不久之前,空海和逸势来到胡玉楼时,听玉莲和牡丹谈起有位客人,经常要玉莲准备笔墨,以备写下像

“这实在太厉害了,让我看一下。”牡丹边坐到逸势一旁,答了一声:“好。”就把那张纸笺递给了空海。

空海边念边说:“逸势,你看这首诗的辞藻多么华丽!到了这地步,简直可以说是浪费才华。不过,再怎么浪费也不会枯竭,这也是一才华啊。”看来空海对这首诗作者的赏识、动,更胜诗歌本了。

李白这首诗,在日本最早的记载,为宽平年间(八八九~八九八)藤原佐世所撰《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李白诗歌行三卷》。

李白死后到空海唐的这段期间,日本遣唐使船曾两次使大唐。

“这首诗歌全有三阕,听说空海先生纸上写的是第一阕。这里写的是第二和第三阕。”牡丹说。

“这等一下再说,先请空海先生过目吧。”牡丹也探,望着那张纸笺。

“牡丹,这是谁的诗呢?”“听说是个名为李白的人——”牡丹说。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