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他们就会装作若无其事——不看他们时,两人就会用足以穿透肌肤般的眼神,紧盯着贵妃。
真是不可思议的三个人。
如今,既然大家都平安无事,我想也就不必重提二十九年前的旧事了。
于是,我不曾对任何人吐露口风,独自暗藏心底而前往天竺。
我从天竺归来,是三年后的天宝五年。
当我远行归来,皇上四周也没因黄鹤而引起什么大事。
我在长安停留了约莫三年,又再度出远门到天竺去了。
那次天竺之行,前后大约花了五年时间吧。
天宝十二年——即三年前,我从天竺归来,就在那时候,我察觉京城发生了微妙变化。
(不空的话完结)【七】听完不空这么一大段话,我开口说道:“原来如此,您见到了在敦煌攀绳登天而逃的胡人哪。”“当时,高力士大人可在敦煌?”“不,我留守在长安——”“您没从皇上那儿,听到关于敦煌的事吗?”“回宫时,皇上曾提起干佛洞的画作,却没说到掷剑男子这件事。”“那,其他时候呢?”“喔,我和皇上独处时,倒听他提起攀绳胡人的事。”“皇上怎么说的?”“他说,就寝后有时会惊醒,觉得很恐怖——”“噢。”“皇上做了梦。”“做梦?”“皇上说,梦见一条绳索自阴暗天井垂落,有名胡人顺着绳索下来。他嘴里衔着短剑,落地站在沉睡的皇上面前,然后取下短剑,刺向皇上前额——”“皇上一直做这梦吗?”“没有。做梦这事,我记得讲过数次,从去敦煌算起,我想大约有二、三年。
之后就没印象了。”“是这样啊。”“不过,尽管没说出口,心里或许偶尔会想起。”“是的。”“不过,由皇上下令赐毒自尽或斩首者不计其数。若包括战死沙场者…”“数也数不完了?”“没错。”“说得也是。”“皇上会对那胡人耿耿于怀,或许因为胡人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消失了的吧。”“攀上绳索,然后升天——”“是的。”“——”“再提一件事,皇上不只是怕那胡人。”“噢。”“皇上对胡人攀上绳索后何去何从,似乎也充满兴趣——”那男子果真就此升天,失去踪影了吗?那绳索上方的天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世界呢?仿佛怀念某事,皇上有时也会随口说出上述的话。
那是幻术把戏,还是绳索上方的天空,真有仙界、天界的仙人或天人居住的世界?我向不空和尚说,皇上也曾叹息般地这样说过。“原来如此。”不空和尚点了点头。
“话又说回来,先前您提到,第二次自天竺归来时,长安气氛变得很微妙——”我问不空和尚。这件事让我有些在意。
“若是这个,高力士大人,您不是比我更清楚吗?”“到底是什么事?”“是征兆。”“征兆?”“没错。”“您是说?”“如今,那个征兆已经有了结果。这样说,您大概懂了吧。”“换句话说,您指的是此刻长安的事吧。”“正是。”不空和尚点点头。
“我回来时,感觉皇上变了。”“皇上变了?”“高力士大人,您为何问我?先前我已经说了,这件事您最清楚不过了。”不空继续追问,我却噤口不语。
正如不空所说,我心知肚明。
“是的。”我仅能如此点点头。
“我出发前往天竺之前,杨国忠大人已专擅揽权。这倒也无妨。
一国政事,经常都会出现这样的人物。问题在于,该入是否昏聩愚昧?以往杨国忠凭借贵妃兄长身份入宫,那时的杨国忠,并不昏愚——”“现在——”“我很难说出口。人一旦手中握有权力,便想守护它。渐渐地,就会疑心生暗鬼,无法信任别人——”“——”“杨国忠和安禄山已经开始不合,又跟歌舒翰将军交恶。处理国政的官员,彼此猜忌,整个朝廷从上到下——”“是啊。”我仅能点点头。
“而且,必须匡正这股歪风——也只有他才能匡正的那个人,对此却毫不知情。”“不错。”对此,我也仅能点头称是。
不空所说的那个人,指的当然就是皇上。
依不空所言,昏愚的人们之中,当然也包括了我。
这件事,晁衡大人您应该十分清楚。
“最后,便得出这样的结果来了。”不空感慨万千地说道。
“当然,我口中所说的愚昧,也包括在下不空。没能把握机会,认真向皇上进言。我也有责任一”不空停下话,注视着我,接着说道:“不过,高力士大人,听您这么一说,我首次察觉到了,结成这一果实的背后,原来这几年,甚至数十年之间,有人一直在皇上身边施肥滋养。”“黄鹤——”我喃喃自语般说出这个名字。
【八】关于黄鹤的事告一段落后,我便闭上了嘴。
我能对不空说的事,都已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