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脸笑容,迎下了大殿的阶。合掌道“这是少奶奶,我们接个缘吧。”说着,那尖削的脸上,重重叠叠的,凹出许多皱纹起来。女仆向她丢了一个眼色道:“你叫大姑娘吧。”智香笑着点点头道:“哦哦,是是是!大姑娘好一个清秀人物,是带着福的像。哦,眼睛上火了。不要紧,求一点净水回去洗洗就好了。”她口里说着,接过女仆手上的香烛篮子,先引上殿去。两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尼姑,抢着出来,又在智香手上接过篮子去,燃烛插香。春华刚是在佛面前站定,智香就站过来敲磐。春华磕下头去,一个字不曾祷告。她口里念念有词,早是说了一大串的话。春华心里也自纳闷儿,我要向菩萨祷告什么,她怎么会知道?不过她这样热心,究竟是好意,自然也就不去过问了。春华磕过了头,智香吩咐两个尼姑徒弟和春华灌一壶净水,自带了春华到客堂里去待茶。
这客堂里挂着字画,设着大炕小桌,已经很不好。智香更掀着帘子,引她到里面一间雅室里去。正中一个雕花圆格子门,里面设有矮禅床,竹叶白花布的垫褥,上铺紫色寿字蒲团。拦门挂了一个丝络,络着一袋香橼。横墙一张琴桌,有两函黄绫裱边的经书。一个黄瓷大盘子,盛有几个尺来长的大佛手。另外有珊瑚树一个,白石观音一座。窗户边两个大瓷盆,两棵芙蓉瓣子的茶花,娇艳欲滴。屋子里并无桌椅,就是两个厚布套蒲团,夹住一个矮茶几,已是放好两碗香茶,和干果碟子。墙上并无许多字画,只有一张《维摩面壁图》,一副竹刻五字对联。春华笑道:“好一所雅洁的屋子,出家人这样舒服,我也要出家了。”智香道:“阿弥陀佛,这屋子不过预备奶奶小姐们烧香以后,歇歇腿,喝口水的。我们自己,哪能怎样舒服享受?”春华坐着,向屋子周围看了几看,笑道:“虽然你说不能怎样享受,到底你们这屋子收拾得清清楚楚,就是不吃好的,不穿好的,倒也落得六根清净。”智香合掌道:“阿弥陀佛,大姑娘,出家人不就为的是这个么?”
春华装做很不在意的样子,带着笑道:“譬如说吧,我现在要出家,只要老师傅肯收留我,这就行了吗?”智香笑道:“阿弥陀佛,大姑娘青春年少,怎么说出这种话来?”春华顿了一顿,笑道:“我自然是这样譬如说。倘若有我这样一个年轻的难民,逃到你们手下来,非出家救不了她的命,你们是怎样办呢?”智香道:“只要她下决心抛开红尘,自然是可以收留下来的。不过出家人不愿惹是非,总也要查明她的来历。”春华点点头道:“这就是了。不瞒你说,我就最好看佛书,只是不大懂得。我们好在相隔不远,将来我要常来向老师父求教。”智香道:“我们也不认得字,出家以后,跟着师傅念经拜忏,也多是口传的,和我谈经书是不成呵!果然的,人家都传说大姑娘是个女才子,写得一笔好字,做得一笔好诗。我这禅堂里,求得知府大人衙门里的刘师爷,画了四幅吊屏,大姑娘可不可以写一个小中堂给我?我们结个缘。”春华心里一想,这尼姑和气得很,也没有什么俗气,将来求她的时候还有呢。便笑道:“我的字是不好意思送人的,不过师傅说是个结缘,我倒不好意思推诿,过几天我给你送来吧。”
智香听了,十分欢喜,又留着春华坐谈了一会儿,煮了一碗素面给她吃,方才放她回去。春华的眼睛,本是哭肿的,歇了许久不哭,眼睛就也慢慢地退了红。由尼姑庵回到家里的时候,管太太看到,先吃了一惊,只说好灵的观音大师。春华便道:“我已经许了愿,眼睛好了,逢初一十五都到庵里去烧香。”管太太道:“呵哟!你这个愿许得太重,往后日子长呢,你能够逢初一十五都能去吗?不过许了愿是悔不得的,你记着吧。”春华道:“好在路近,记起来就去,总来得及,那老师傅还要我和她写几个字呢。”她这样交待过了,婆婆也并没有作声,这也是件很平常的事,用不着怎样再三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