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佛海峡为界限,总面积4600公里。
这些地方加上帝国在荷兰划分印尼期间分割的宾坦、巴淡群岛、廖内群岛、新及林加群岛就将是帝国新的新加坡直隶府,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区内华人占8成比例,因其港口、地理和本地金融优势,在东南亚将占据绝对重要的特殊地位。
随着新加坡府的并入,帝国在东南亚的整体布局战略也就彻底完全,在英国逐渐退出东南亚,帝国将马来亚、印尼都成功削弱为更小的国家后,加之帝国在东南亚拥有新加坡府和加里曼丹自治省、苏拉威西自治省,对整个东南亚的牵制作用已经极其牢固。
在此后的东南亚政策中,帝国将会正式的推进印尼、马来亚、巴布亚三国dú lì,同样,帝国也会允许安汶、东帝汶dú lì,在每一个问题上,帝国都将围绕自身利益和长久的需求做出划分,保证帝国在整个东南亚享有最高的特权,并且限制这些国家在未来有机会挑战帝国的权威。
譬如在东汶共和国和印尼的划分上,帝国在班达海东南侧的图阿尔海峡做出分界线,使得两国都不能控制这一海峡,而这就意味着帝国在班达海拥有最高的实际控制权,帝国不仅在这里拥有海军舰队驻军和基地,也可以zì yóu出入班达海的两个进出口。
帝国将西巴布亚并入整个巴布亚共和国,使得印尼的实际领土基本就被局限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而对新的巴布亚共和国,帝国又将新不列颠群岛划出来,将这一区域重新采取德治时期的名称,改称为波美尼亚群岛,同时也是帝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三大的自治省。
实力就是不可争议的强权。
不管是帝国是霸道,还是虚伪,实力保证帝国有足够的权势对东南亚作出有利于帝国的划分,使得帝国对整个东亚地区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同时,帝国也制定新的计划援助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签订zì yóu贸易协约,为他们援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和港口,鼓励企业投资,从这些国家继续进口资源,出口工业产品。
在整个东南亚的开发计划中,华人依然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帝国在未来二十年里仍然将每年保持100150万的移民速度,以华人为经济和政治主体,在东南亚国家重新建立新的秩序。
在帝国的对外移民的政策下,泰国在过去三十年间的华人比例已经超过50%,缅甸、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马来亚的华人比例都超过30%,在当地经济中,华人华商也占据着主体地位。
随着这一政策推行了三十年,除了日本,在整个东亚地区的资本家中,华商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东南亚的华人,超过一半的比例仍然持有着帝国的护照和双重国籍,而在帝国的威慑下,除日本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也被迫承认双重国籍,这使得帝国的人口扩张主义在1940年前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