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贼猫 > 第三话仙祠佚事(2/2)

第三话仙祠佚事(2/2)

师命难违,小和尚不敢多言,爬到墙上捉了老猫下来,想用手掐死它或是打死,可都下不了手,最后想来想去,就将老猫抱到放生池边,打算将它扔里溺死,犹豫再三,仍然狠不下心,他是胎里素,蝼蚁也不肯踩死一只,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佛门静地,岂容杀生害命?”就偷着把猫撵到寺外,见它去得远了,方才回去复命。

铁忠老汉自幼就把猫仙当作菩萨佛祖一般来信,见张小辫等人竟不知大仙来历,便责怪:“你们这些只顾吃闲饭找闲事的光鬼,空在祠中拜了一回,怎么连猫仙爷他老人家的事也不清楚?”

曾有一位僧法号“昙真”这老和尚活了一百多岁,虽年事已衰,但畅晓佛理禅机,能知过去未来之事,讲经说法时妙语无边,有如吐莲,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士农百姓,都将其视为鄙雷寺里的活佛,昙真老和尚不理俗务,每天只在庙堂里焚香诵经。

等到昙真法师了定,就在佛堂上召来小和尚,把那老猫之事相问。小和尚谎称已将老猫淹死在鄙雷塘中了。昙真法师斥:“家人不打诳语,当着佛祖的面怎敢虚言?”

拜罢了猫仙爷,张小辫心中好奇,想问个究竟,就跟铁忠老汉打听起来:“小人们一向只听说猫仙是灵州城里的神明,却不知大仙爷得的这段事迹,到底是在什么人家?又是怎的起,怎的了结?”

扫地的小和尚心善,见到这老猫,就寻些草药给它治疗上的赖疮,谁知药不对症,猫疮更加窥烂脓,变得腥臭无比,不用草药倒还好些,那小和尚也就只好不敢再它了。

又因庙里的和尚们都吃素,故此附近的野猫只在鄙雷塘前游,极少寺,唯有一只满生赖起疮的老猫,一连数年,整天整夜地徘徊在这座寺庙里。

这天早上,昙真老和尚在佛堂前讲罢了南无妙法,唤过扫地的小和尚,对他手指了指伏在对面墙檐上的赖疮老猫,说:“此不可再留,你行个方便,替它寻个了断之去罢。”这意思就是让小和尚找个地方,把老猫宰了,而且还吩咐要在明天天亮之前料理净,死猫尸可以埋在后山密林。

鄙雷寺庙前有个放生池,当地百姓称其为“鄙雷塘”是个千年不枯的古潭,绿,不论天气如何炎,鄙雷塘附近也是凉意森森。凡是大一的寺庙里都有放生池,里面养着鱼之属,放生池一来有佛法好生之意,二来池中蓄可以防火,池塘的大小则取决于寺庙规模。常有灵州城里的大猫小猫们来到池前看鱼,猫不会,它们看着池塘里的游鱼,只能图个边凉,空馋涎过过瘾,所以鄙雷寺前多有野猫没,寺中僧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铁老汉随即讲起经过来,传说都是几百年前的旧事了,早在那时候灵州城里就以猫多闻名,在城外有“鄙雷寺”古刹,乃是南北朝时期所建,多次毁于战火,但事后又都被重建修筑,规模是越来越大,寺中历代都有僧住持,香火极盛。

扫地小和尚一听吓了一,心想师傅一贯慈悲为本,善念为怀,今天这是怎么了?那老猫虽然肮脏邋遢,却不曾惹祸事,家人最戒杀生,如何对它下得去手?想要再问端睨,昙真老和尚却闭上双目了定。

这些古迹的来历,也从没仙祠里烧过香,还以为大仙是只得的老猫。此时一见,不免觉得诧异,但不敢怠慢,恭恭敬敬跪地磕,在神位前许愿“小人们都是善男信女,求大仙爷务必保佑弟们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今后如有寸,能得些小富小贵,肯定不忘买些咸鱼馒布施庙中野猫;倘若是猫仙爷开恩,能保佑弟们有场大富贵,那就要给您老重塑金、造寺建塔,心意至真至诚,还求仙爷灵验应。”

小和尚大惊,忙在佛前叩称罪不已,昙真法师:“你速去捉了那只老猫回来,倘若天亮前还不能将它打发了,你我师徒都要凭添一场孽业…”随后念四句竭语来,说是“世间万藏因果,大海浮萍有偶然;生死来去君莫怨,电光石火梦中。”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