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斗角,争芳斗艳,要说这皇权争斗,这事咱可说不好,官场如戏,何况这帝王之术,多变无常,还真不是我们能去揣度
董三爷略略的点了点头:“帝王之术,既要王道,也要霸道,未必就是言行一致。中国历史有“两千年之学。旬学也,两千年之政策。秦政也。的说法。而荀子在孔子的思想上加上了“法。的要素,尽管很露骨,但是非常实用,帝王宣讲的是孔学,做事的参考却是荀。
我还一直沉浸在董三爷刚才说的遗诏上,如果说多尔震是天命所向,而皇太极却是共同推举,那这两个人到底谁更有资格坐江山,还真是不好说。起码从历史来看,后金诸贝勒选择了皇太极是正确的,唯有皇太极才能这个能力,可以收拢后金的分立势力,逐个制服三大贝勒,加强中央集权,带着后金统一了全国,与其说是众贝勒选择了皇太极,不如说是历史选择了皇太极。
我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就见大牙晃了晃脑袋,然后很恭敬的问董三爷:“三爷,您说朝鲜的那个记载要是真的话,那努尔哈赤既然想要把汗位让给多尔震。为啥又死前下令必须让多尔衷的亲妈阿巴玄活殉呢?”
大牙问完后。董三爷明显有些惊诧,估计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大牙竟然会问出这么详细的问题,所以明显怔了一下,不过瞬间后,脸上又恢复了平时的神态。波澜不惊,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告诉大牙,如果让多尔衷即位,那阿巴亥则必须要死,这就是帝王之术。
“哦?”我和大牙都有些吃惊,没想到董三爷会这么说。
即然把汗位给了多尔衷,又要把阿巴亥处死,这不是把多尔震孤立起来了吗?十几岁的一个孩子,无父无母,怎么能坐稳汗位,怎么斗得过那些根深苗正、根系庞大的诸多贝勒集团呢?
大牙咧了咧嘴。讪讪的笑了笑,不解的问董三爷:“这个我就想不明白了,要是让一个手无寸铁,形单影只的孩子去坐汗位,不坐还好,坐了恐怕死的更快。真说不明白这是为了多尔兼好,还是巴不得让他早点死。”
董三爷叹了口气:“或许是努尔哈赤过分的相信自己的儿子们了,相信他们会遵照他的遗命,所以才这么决定。他之这么决定,完全也是为了后金的命运出发,也怪不得他。”
喝了一口水后。董三爷接着解释说,努尔哈赤临死前说过“留之恐后为国乱”他是担心多尔兼即位后,阿巴亥以皇太后的身份胡乱干政,甚至勾结乌拉部的残余势力篡夺政权,这应该是努尔哈赤指令阿巴亥殉葬的主要原因。
阿巴亥的身份在乌拉部显赫,是乌拉部的公主,虽然当时乌拉部已经被努尔哈赤征服,但是怕的就是努尔哈赤一死,就算是她不想反,但那些乌拉部的残余势力也会逼得她反。所以在努尔哈赤病势加剧时,让人特意请来阿巴亥来迎接,估计就是讲清由多尔衷即汗位,要她殉葬的道理,只不过多尔襄没有即位。但阿巴亥却仍难逃一死。
帝王之术,这就是帝王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