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如同一件活物一般,悬浮在半空之中,缓慢的旋转着,光华四射。
苏誉思索了半天,忽的眼睛一亮,朝那玉璧道:“吾乃当今皇上,九五之尊,特来请和氏璧出山为我镇住王气”
说来也怪,这玉璧竟像听懂了人话一般,飞速的朝苏誉飞来,最后静静的落在他的手中,夺目的光线也渐渐的消失不见。和氏璧一入手,苏誉就觉得浑身一震,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所有的东西在他眼中都变得渺小了许多,睥睨天下,只有这个词能形容他现在的感觉。
“这就是王者的感觉么?”苏誉有些神奇的看着手中的和氏璧,暗自叹道。
…
这天,锦江城披红挂彩。
北伐的英雄们归来。苏誉一身金灿灿的龙袍,坐在马车之上,笑容满面的看向归来之人,雍容华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潮水一般的声音此起彼伏。被压在队伍中间的杨彦,凝视着不远处被万千百姓朝拜的苏誉。恍惚间,竟感觉那不是苏誉,而是皇上,一身王者之气的真命天子。
…
“杨彦,你知罪么?”苏誉睥睨了他两眼,道。
杨彦怔怔的看着他,竟觉得有些压迫感,缓缓的跪倒:“请皇上开恩,饶过杨家七十余口性命。”
苏誉淡淡一笑道:“我与杨家并无深仇大恨,不过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你必须死”
杨彦匍匐在地上,浑身颤抖道:“请皇上治罪。”
“来人,将他捆起来送到宁妃娘娘那。”
杨彦浑身一震,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谢主隆恩”
…
三十年后,汴京
苏轼坐在御书房内,正皱着眉头批阅奏折。
一个太监快步的行入,面带喜意道:“皇上…大喜啊…吴浩将军率领靖难军十万,横扫蒙古诸部,已经占领了乌兰木通,蒙古大汗献上降书。”
苏轼腾地起身道:“哈哈哈…这个吴浩,当真了不得。此事有没有报给太上皇?”
太监有些为难道:“皇上…太上皇他老人家行踪不定,前两天刚刚制作了一辆巨型马车,不知道要去哪里游玩了”
苏轼神色一囧:“哎…自从迁都汴梁,这个老爹就撒手不管了…”
…
汴梁之南百里之外。
一辆巨型的马车由十几匹马拉着,马车周围是几十个神色肃杀的特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