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僧珍笑说:“由他们护送我回去就可以了。你还是好好的训练你手下的儿郎们。关于造船一事,我会跟萧大人说的。”
萧衍这次挟着雍州刺史的身份走马上任,和以往是大大的不同。雍州的达官贵人早就听到风声,萧衍人还没有进城,早就有许多想要前来巴结讨好的富商贵族在城门口迎接。萧衍没有拒之于千里之外,高踞马背之上大声的说:“萧某既然身为雍州的刺史,一定不会辜负朝廷和大家的期望。雍州近期虽然遭到战争的摧残,可是我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一定可以将雍州建设的更加繁荣,大家的日子过的更加的舒心。萧某在此立誓,一定说到做到。我真心希望官民能够携起手来,共建雍州。只要是对雍州有力的地方,萧某绝对不会拒绝。”
谢芳菲跟在后面听的暗叫厉害。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萧衍出来乍到的,众人自然摸不清他的底细,人心不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他刚来就表示完全会尊重他们在雍州的利益,自然而然的就安抚了慌乱中的人心,对他大为改观,不由得相信起来。这些人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却是雍州经济主要的支柱,轻易不能流失出去,萧衍自然要想尽办法留住他们。这也算是明确的表态,要和众人和平共处。萧衍当初被萧遥光和曹虎打压的时候,这些没有少给脸色瞧。事态炎凉,见风使舵,也怨不得别人。
晚上众人又是一番热闹。萧衍说:“萧鸾死之前安排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柘,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这六个人为辅政大臣,轮番值日,处理朝政。”
王茂不由得的说:“萧遥光?萧遥光居然没有死,还成了辅政大臣!这次可是大大的便宜他了。”吉士瞻也有些无奈的说:“我们倒真是帮了萧遥光一个大忙。不但将他救出来还送他坐上辅政大臣的位子。不过在当初的形势下,也是互利互惠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便宜他了。”
谢芳菲安慰大家说:“就让萧遥光多活两天好了。六个人轮番值日,处理朝政,上面还有一个昏庸无能的萧宝卷压着,看来他的日子未必如想象中那么的风光。这六个朝廷的‘新贵’,人人面不和心也不和,将来必定要出事。”心想,萧宝卷身边还有一个惟恐天下大乱的秋开雨,将来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呢。萧遥光当初举整个雍州的兵马追杀秋开雨,秋开雨如今怎么会放过他。等到时机一旦成熟,萧遥光究竟是被谁害死的可能都不清楚。所以谢芳菲根本就不担心萧遥光还能对萧衍构成什么威胁。
萧衍也说:“不错。一国三公,尚且无所适从,更何况如今六贵临朝,必将引起权利之争。大乱一起,机会便来。我们一定要事先准备好,千万不可错失良机。不过,我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以待变,以静制动。最重要的事情是将己方的实力强大起来。还有雍州的重建也要尽快恢复。”
谢芳菲顺带将伐木造船一事说了出来,萧衍赞同说:“的确是很好的办法。不过,却需要许多技术精良的船工,一时间倒不好找。这件事情就交给僧珍去办吧。船工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