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冽的西北风渐渐减弱了势头。长江沿岸升起阵阵浓雾,双方地兵卒战船都在严加戒备。预防地方利用这个天气突袭。
袁尚手上拿着一份帛布写的信函,一封归降信。
“报。江面发现东吴船只!”传令官禀报道。
袁尚神情一凛,带着一众文武来到水寨蔑缆后。蔑缆附近兵卒都严谨地戒备。泊位上的战船也开到水寨前。
“咚咚咚!”江中响起了战鼓声。
“可能是东吴军趁着大雾前来引诱我军出击,不能追击进去呀。”旁边地蔡瑁说道。
“大将军,可放弩箭射杀贼兵!”张允也建议道。
袁尚不置可否,抬手示意他们两人指挥。
“射!”蔡瑁对传令兵发令道。
“嗖嗖嗖!”水寨前的战船上,弩箭一阵的齐射,打到浓雾中去。
“咚咚!”东吴军战鼓声时大时小,飘忽不定。
“再射!”蔡瑁喝令道、上又一阵箭雨射过去,但是好像没有太大的声息。
“大将军,如今大雾正浓,东吴战船可能只是虚张声势,如此射箭岂不浪费箭支,可派轻舟小船进去查探。”跟着文武中间地徐庶建议道。
“停止射箭,派轻舟进去查探!”袁尚吩咐道。
蔡瑁无奈,只好让传令官发信号派出小船。
“咚咚!”江中又响起战鼓声。
过了一刻钟,兵卒终于传回消息。
“大将军,派去的人说江中尽是堆满干草的船支。”蔡瑁脸色尴尬道。
“草船借箭?”袁尚笑了笑,说道:“还真多亏元直先生提醒,否则平白让他们占去便宜。”
徐庶一拱手,看着袁尚那带着笑意地眸子,他心中没来由的一突。
“你们怎么看这封归降信?”袁尚问道。
“大将军兵锋强劲,南岸像徐某一样意图归降地将领不少。”徐庶说道。
袁尚点点头“希望他们都像元直先生这么深明大义呀,如果黄盖真愿降,当授高爵。”
“这大雾端的诡异。”郭嘉说道。
袁尚微微一笑“等黄盖归降后,就该咱们进兵了!”
大雾散去,虽然正值满光遮盖。冬季里难得出现这么回暖的日子,虽然可能只有短短一两天,但也会让人觉得舒适,好像春季到来一样。
赤壁岸边,孙策、曹操、刘备还有一众文武都站立水寨边上,他们焦急地看着立在旁边地旌旗。
“呼呼!”一阵清风吹拂过,卷起了旌旗,而且越吹越急。
“飘向西北,是东南风呀!”鲁肃惊呼道。
“东南风!”众人都是一阵欢呼。“战船准备妥当了吗?”孙策急问道。
“早已准备妥当,末将这就去!”黄盖答道。
“老将军不必亲自前去的。”周瑜劝道。
“哈哈!”黄盖一阵爽朗大笑“我怎么能输与你们这些小辈!”
说完,黄盖上了一艘斗舰。
此时岸边停泊着五艘艨艟五艘斗舰,每艘舰船上满载浇上油脂地干草和硫磺,外面则用帐幕包捆起来,再插上旌旗以为伪装。在大船后面,还栓着小船以备逃生。
孙策、刘备、曹操等人都是神情凝重,胜败在此一举,能否奇袭成功就看这十艘火船
十艘战船向北岸急速驶去,东南风劲吹,船只行进十分之快。
黄盖手心渗出汗水,他一声经历大战不计其数,但从没手中掌控的可是三家联军的命运。
“将军,发现冀州军战船。”兵卒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