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皇位jiao替
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张恪一直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凭着他的实力,效仿唐宗宋祖,老朱同学,按bu就班,抢夺皇位。凭着几百年的经验,jing1心设置官制,大力拓展海外利益。
几百年之后,他的名字或许能和最英明的皇帝比肩,可是这样zuo真的就好吗?凭着一个英明皇帝就能治理庞大国家的时代过去了,更何况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保证靠血缘传承的皇帝能一直英明下去,gen本就zuo不到!
当然张恪也不想搞什么君主立宪,把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权力分享出去,除非脑子有病,思前想后,他决定采取立宪君治。所谓立宪君治是德国在一战之前的采用的制度,也被日本明治维新采用。
即确立法律之后,君主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而且权力凌驾在立法机关之上。这样zuo的好chu1很明显,皇帝还是拥有ju大的权力,但保留了伸缩空间,如果皇帝平庸无能,权力就会被极大的压缩,甚至蜕变成君主立宪制。
其实英国也是走了这样的dao路,在最初的时候,君权还是非常强悍,之后后来渐渐蜕变,只是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张恪这么安排,显然是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退路,最差他们也可以充当吉祥物一样的角色,而不用担心被砍脑袋。
同样的dao理,采用黄帝纪年,一改朝代更替的zuo法,哪怕再出现什么暴风骤雨的变革,想必也会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没法推翻纪元,也没法更改国号。从这zhong意义上说,中国就能彻底摆脱朝廷循环往复,走出另一片新天地。
不过张恪的设计最he心的东西,还是指向了两千多年的儒家dao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兼容其他各家思想,逐渐变成了完全服务君王的一个特殊工ju。儒家的士大夫集团更是成了一群寄生虫。他们聚集在儒家的dao统之下,同皇帝分享治理国家的权力,享受zhongzhong特权。
而这些特权就成了十足十的毒药,他们让士大夫遇到问题更喜欢抱残守缺,更喜欢妥协退让,即便是异族入侵,只要能尊重儒家圣人,能承认dao统地位。他们就会与之合作。甚至还会把感化蛮夷当zuo是他们的天大的功劳,全然不在乎累累白骨,和几千万人liu成河的鲜血!
张恪把大明从末世拉了回来,他对于士人集团的无耻和腐朽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他不会有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他要取得的是华夏五千年传承的真正dao统,他要得到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数以亿万计的百姓的支持和承认。
他不需要君权神授,不需要编造无数的谎言,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他需要的只是为这边土地上的民众zuo实事,踏踏实实,得到他们的认可。
从董仲舒以来,儒家chui嘘的天人感应。皇帝乃是天子,神圣无比,固然让历代皇帝受用无穷,把他们引为知己。可是儒家的这一tao并没有改变一个现实。强如盛唐,也不过三百年的江山。
决定皇位归属,朝代兴亡的不是神仙。而是千千万万的蚁民!天意就是民意,从今后,历代的皇帝只需要向自己的国民负责,而不需要理会那个虚无缥缈的上天!
如此shen邃的用心,不是钱谦益一时半会能够理解的,可是他也本能地感到时代要彻底改变了。
与钱谦益患得患失并不相同,张恪手下的将领倒是非常欢喜,经过张恪有意无意的熏陶,他们已经形成了民族的概念,他们不是哪个朝代的子民,而是传承五千年,拥有共同的文明,所组建的民族,世界上最悠久,最骄傲的民族!
费尽心力去记什么汉唐宋明,不如记住简单的两个字:中华!
张恪的决定得到了全ti将领的一致拥护,原本的禅让仪式也被彻底推翻,繁琐的东西全都不见了,改成张恪率领大军从大明门进入,一直到承天门前。
与此同时,崇祯率领着gong中的后妃,还有bu分太监和gong女,从皇城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