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真是好心思!如此一来,正好一举两得!”
“内阁此次应对措施还算妥当,给内阁传信,告诉众人:先不要急着渡江南下,趁着淮南三镇作之际,先收复了淮南再说。只要占据淮南,再加上益梁在手,江东对燕国而言不过是
中之
罢了。”
…
在苏峻三人兴采烈渡过长江,与朝廷平叛大军激战正酣时,原本毫无动静的燕军突然渡过淮河,淮南各地守军猝不及防之下,被燕军相继消灭。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跑到西域来。”陈安满脸懊恼。
“像苏峻、郭默、祖约这样的臣贼
自然该杀,寡人只是为休养生息的十多年的江东而
到可惜,想那江东百姓不曾遭遇胡虏暴
,却连遭世家掀起的兵祸。若有朝一日兵临江东,自当与世家好好算算这笔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王无须自责。再说淮南举兵看似声势浩大,其实早已步死地而不知。臣相信只要世家开始发力,再加上又被我军抄了后路,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郭诵面上显得很轻松,一副智珠在握的样:“郭、苏、祖三人皆自私自利之徒,会因一时之困而结成同盟,但当他们面对更大的利益时,必将发生冲突,淮南联盟必将不战而自
。”
得知老巢淮南丢失,淮南叛军顿时士气大跌,朝廷大军趁势发动反攻,一举击败叛军。(未完待续。)
“哼!世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天司
绍不就是死于对方手中?”
“南洋?”郭诵不解其意。
说起来淮南三镇败亡的如此之快,与燕军南下淮南脱不了关系。
“大王所言甚是,这一次苏峻、祖约、郭默三人可算是下了大本钱,整整集结起十几万大军南下,看样是要一举占领江东。”
太宁二年七月中旬,在燕王卫朔日夜不停赶往洛时,淮南之
却已走到穷途末路。
“唉,江东百姓又要遭难了!苏峻三人野心,麾下多
民、山贼
,行事没什么底线,其一旦过江难免会为祸地方。”
“没错,尤其在麻六甲一带,仅靠驻军无法控制那里,唯有移民过去才能牢牢将麻六甲要地控制在燕国手中。但华夏百姓一向极重乡土观念,除非在家乡过不下去了,甚少有人愿意迁徙外地。”
陶侃、应詹外加朝廷大军已将叛军团团包围,郭默、苏峻、祖约三人已是瓮中之鳖无可逃。
卫朔摇摇“岂能事事都如人愿?!寡人相信若没有燕国大举西征,那些世家未必有胆
与司
绍翻脸。不过这样也好,少了一个英明果决的司
绍,剩下一帮废
世家还怕他们闹
什么
来?”
“难不成就这样放过世家?以后他们还不翻天了?”郭诵气愤难抑。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有儿早,
下我们需要尽快赶回洛
!”
“这事儿,不可能拿到明面上来说,世家本不会承认,燕国也不可能抓到把柄,最终估计不过是一桩历史悬案。”
“燕国几次迁徙民众,除了条件待遇外,大多数都是归化的胡族,而且迁徙之地大多是在周边地区。若真要往南洋移民,估计没多少人愿意。正好用来
放世家之所,一来可加
麻六甲华夏之民数量,二来还能作为对世家的惩
。”
谁也没想到看似声势浩大的叛,会在短短一个月内被平定。
“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世家,且不说司绍一案,单单他们几次算计燕国与寡人,便罪不容诛。若将来只是一刀砍了对方估计太便宜他们了,寡人早为世家选好了去
。等日后平定了江东,寡人就将那些世家统统发
到南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