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白文奇回忆着众诚的发家史。总结这一次众诚失败地必然性。
众诚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跟自己的政治嗅觉是密不可分的。一次次风声鹤唳地宏观调控,给规矩的商人一次次敬畏,却给自己带来了空前的机遇。自己正是抓住了宏观调控的机遇,在人们还沉浸于习惯性思维和运作时,众诚率先变阵,名利双收。
其他公司面对被誉为“阳光地政”的开发土地招、拍、挂,为“空麻袋背米”时代的终结而忧心忡忡。自己却看到了地域房地产市场进入壁垒的坍塌,全国性大公司成长的机会终于到来…手打发布…
…了。众诚抓住“阳光地政”时机果断展开全国布局,以“天价”参与招拍挂,发起一场谋定而动的圈地战争,令其他房地产商猝不及防。
其它公司颇为忌惮“价高者得”原则,自己则知道“土地期货”的妙用,巧妙地把一次性付款分展成若干年的付款周期,而且把大头甩在后边等着靠土地滚出的红利来覆盖。这种反过来“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账期”的资金模式,不是自己独创,却为众诚发扬光大。
其它公司千方百计地向政府官员讨要诸多优惠,自己则抓住了政府官员业绩冲动的神经,凭借为政府官员作局而获得优势地位。众诚是一架利润机器,它是光环的制造者,决不会轻易为光环所迷惑。它对地方政绩的贡献,总要“勾兑”出巨大的优惠。
其它公司会沿着产业链形成封闭的循环经济,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而在众诚的现代制造流水线上,从策划、设计、施工、广告、监理、建筑、装修、电力、结构等等方面全部外包。众诚不追求一个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规模收益和现金流。
其它公司往往从自己拥有的资源出发选择项目,已经拥有的往往也就成了障碍。自己不屑这样的约束。因为从事过IT工作的原因,自己把戴尔模式引进地产,做到自有资金零占用,发展出一种“地产零库存模式”说到底是把预售做到极限,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与合作者的资金。
其它公司承袭了先做强再做大的路数,深耕细种,然后再把成熟的板块到处复制以变大。而众诚则是凭借战略思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下子做大,站在高处再行调动各种资源,迅速把无形资产有形化和货币化。
一个少年在一年内一下子疯长到2米。高度有了,但是营养的失衡和心肺功能的不健全一下子成为生命的严重忧患。经过疯狂增长的众诚,今年来到了这样一个战略转折点上:从做大才有出路到做强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