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浪荡皇帝秘史 > 第四十章分化瓦解(2/2)

第四十章分化瓦解(2/2)

当日,萧若挥兵东攻,与北条家联合兵,到最后降了两家,击溃了一家,全歼了一家,战果相当辉煌。

这两个大名对视了一,肚里暗骂北条晴政真是个老狐狸,他女儿受皇帝,他本人也就是天朝的皇亲国戚了,投靠过去自然好大大的有,前途不可限量。而他们跟皇帝非亲非故的,倒是跟幕府有些关系,就不知皇帝会怎样对待他们。

萧若率众人返回大营。下午就传来消息,北条晴政当先宣布北条家投靠天朝,为表示诚意与决心,他亲率家族兵偷袭了离得最近的一家大名,一举将其全歼,该大名的人送到天朝军营。

后面的话皇帝没说,不过在场所有人都知他地意思。皇帝对归顺的扶桑人,完全当护,而对于反抗者,也毫不留情的狠狠将之粉碎。

京都城内的幕府将军得到消息,气得当场吐鲜血,京都每一个守军都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当天晚上,扶桑诸藩之间发生了几场小规模火并。原因是诸藩相互猜忌,相互防范,严重不信任导致的意外冲突。一夜数惊,人心惶惶。

至此,从界港到京都一带天朝兵力达到**万之多,加上北条家和归顺的十几家大名的六七万人,兵力已十分充足,发动总攻的时机业已成熟。

这一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在京都附近的各扶桑大名中引起烈地震。扶桑数十家大名突然意识到,战争的天平已向天朝那方倾斜,平衡彻底打破。

萧若淡淡:“不你们以前跟幕府有何瓜葛,只要从此洗心革面,弃暗投明,朕一律既往不咎;要是你们执迷不悟,唉…”

事后,萧若命众位掌门派手下手随各大名回营,助他们铲除教地人,以使各家摆脱教的控制。

摆在天朝军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集中兵力猛攻京都,京都一下,附近人心涣散的大名们一定会投降;另一策略是先打击摇摆不定的各家大名,他们作最后的抉择,待降服了附近所有大名之后,再攻京都。

这场仗又给了其余两倒的大名不小的冲击,有三家大名震恐之下连忙表示归顺,还有一家连夜逃跑,想离开这个是否之地,逃回自家领地。

家投效天朝皇帝的这一刻开始,力量平衡已被打破。

扶桑众大名的团结彻底破裂,各家有各家的小算盘,谁都拿不准哪家是盟友,哪家是敌人。各自为政,成了一盘散沙。

御帐中,主要将领就这两策略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烈。最后,萧若考虑到扶桑京都不比别的地方,打起巷战来,一定得付惨重的伤亡,他决定先对付京都附近的各家大名,那些家伙当墙草两倒够久了,是时候跟他们来个了结了,要么投降,要么灭亡,没有第三条路。

这两大名暗暗心惊,终于下定决心,跪倒于地拼命磕,宣誓效忠。

次日,萧若率大军攻京都北边的众大名,以北条家为首的归顺大名协同行动,以泰山压之势扑将过去,北面六七家大名不战而降。

到第二日,后方九州已基本上宣告平定,秦义率一支军队来增援,九州由另一员大将南昱率两三万兵镇守。

周围数千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上。

其余大名犹豫一下,然后一个一个相继跪倒于地,表示从此向天朝效忠。只剩了最后两个亲幕府地大名,兀自下不决心。

随后,萧若救的其余九位大名也相继响应,宣布脱离幕府,归顺天朝。

以伊达家为首的几家早就与天朝军接好了线的大名,也公然宣称与幕府划清界线,准备投靠天朝。而其余的大名则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逃回领地显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扶桑国的归属,逃得再远也逃不扶桑四岛,到时候不天朝军胜利还是幕府胜利,都饶不过他。所以京都附近尽凶险万状,绝大多数大名还得呆着。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