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靶进行过训练,还从未到大洋上纵横过,这与建造它的初衷差的也太远了些,作为一舰之长,徐震不能不感到十分沮丧。
张志辉见舰长没说话,接着说道:“战士们强烈要求与敌人打一仗,哪怕是帮助炮台抵抗敌人军舰也可以,现在这样整天对着不会还击的木头船发泄怒火,对战士们来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了。喏,这些是战士们的请战书…里面还有血书呢!”
徐震坐起来,将那些请战书接了过来,粗粗翻了翻,放在一旁,目光投向了江水中的郑和号,夜幕下,郑和号静静停泊在江中,随着江波微微起伏着。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接到请战书了,水兵和军官、士官在进行了一年多的训练后,大家求战**均十分强烈,尤其是面对着外来侵略者,谁没有以身报国的一腔热血?可是上级没下达命令,战士们群情再激昂,作为舰长的徐震也不敢真的将军舰拉出去和敌人面对面拼杀一场。
“政委你的意思呢?”
“说实话,我也盼着郑和号早日离开军港,到外面去打击敌人,可现在光封锁闽江口的就有十二艘洋人军舰,这些军舰吨位都比我们的郑和号大,火炮也更多,我们唯一可以算得上有些优势的,就是我们航速更快一点。可要冲出去,靠这么点航速怎么够?现在长门外就停泊着英舰弥诺陶洛斯号(注:英**舰Minotaur号,螺旋桨推进。),我们要出去必然要遭遇到它,人家可是铁甲舰,有一万多吨,各种火炮三十六门。火力极强,岸上炮台炮弹打上去,纷纷弹了出去,根本就打不穿人家。再看看我们,说郑和号是现今中国最大最好军舰一点都不过分,可我们只有一千来吨,又不是铁甲舰,火炮也只有十四门,真要和弥诺陶洛斯号对峙,后果如何不言而喻。恐怕我们只能发挥速度快的优势赶紧逃跑吧。”
看到洋人军舰堵在自家门口耀武扬威,虽然岸防炮兵极为努力,将敌人拒之门外,作为海军军官,张志辉心里还是不好受。海军从建立的那天起,最高首长灌输他们的就是…海军是进攻性力量,用于单纯防守就是慢性自杀。海军要决胜大洋之上,要将敌人军舰堵在港口里出不来!可现在被堵在军港内的是中国海军,正在慢性自杀的是郑和号。决胜大洋之上?人家十多艘军舰有五万多吨,火炮两百多门,自己的郑和号连人家零头都没有,如何决胜大洋之上?
“唉…张政委,你有些长人家志气,灭自己威风了。你知道我以前是老三旅的,我们老三旅主要都是些新入伍的农民、商贩什么的,以前大家并没有打过什么仗,你说说看,只有大刀竹矛的三旅与拥有洋枪洋炮的左宗棠两万大军比起来谁更强些?可是在从宁波南下的时候,三千没什么训练的部队却捣的左宗棠部两万人马坐卧不宁。为什么?就因为哪里敌人实力弱,我们三旅朝哪里钻,有便宜就打,没便宜就撤,忽东忽西让人琢磨不透。我寻思这海战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很明显,敌强我弱,真要硬拼咱肯定是拼不过人家的,为何不能与敌人在大洋上周旋呢?如果我们能冲出去,茫茫大洋,人家如何可以找到我们?别看人家实力强,可我们要是和他们捉迷藏,可还真够让他们找的了。至于如何冲出去,我现在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可惜首长们到现在还没下达命令,让人焦急啊!”徐震说完了朝后一靠,躺在地上,看着冬天夜空中满天繁星,聆听着东方隐隐传过来的隆隆炮声。
徐震刚才说的时候,张志辉静静地听着。他刚才说的并不代表他就怕死,本身军人就是在生死之间走钢丝的,战争年代,作为军人谁不是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他只是将现实困难说了出来而已,不然徐震刚才就不是叹息,而是要痛骂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只要郑和号可以冲出闽江口,到了大海上那些英吉利、法兰西军舰就只剩下到处寻找自己的份了。而自己可以专挑敌人运输船打,这样收获大大的,损失小小的。可敌人都堵在闽江口,那么多军舰是自己说想出去就能出去得了的吗?听徐震说有了初步计划,张志辉精神一振。
张志辉捅了捅徐震,十分有兴趣地说道:“说说看,我们如何可以冲出去?真要可行,我们可以联名给黄司令发电,或者直接给杨首长发电,请示让我们出去逛逛。”
徐震没好气地翻了个身,嘴里嘟囔着:“有什么好说的?是不是让我们出去首长那边自有主意,你就是请示了也是白说。我们现在还是将训练抓好,别真要让我们出去了,到时候又抓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