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敌人在台湾海峡部署了大量军舰,我们若是莽撞的闯进去,非和敌人遭遇不可!一艘两艘咱不怕,打不过大不了跑就是了,可若是敌人前后夹击,那我们可就有麻烦了。我之意图还是从台湾岛北部进入通过,沿着台湾岛东海岸南下进入南海。不过在到南海去之前我们要在这里打一仗,不然没法跟首长交代啊!”“打敌人运输船?”
“不错,寻找敌人运输军火的船只敲他一下马上开溜。敌人现在并不知道我们解放军海军军舰可以进入大洋作战,从香港和上海传来的情报显示,那些运输船除了携带有少量用来自卫的步枪以外,并没有军舰护航,对我们来说,这些可是绝佳的好靶子啊,若是不啃他一口实在对不起人家的好心了。从昨天晚上离开马尾后,我们就断绝了从根据地得到补给的可能,现在一切都要靠我们取之于敌,用之于敌了。”
“这炮一开,我们也就捅了马蜂窝,英法两**舰非急吼吼追上来寻我们晦气不可。”
“所以我才说打了后马上转移,只有傻瓜才会相信敌人会接二连三犯同样错误。”
张志辉赞同地点点头,把敌人想聪明一点,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打了敌人运输船,先不说正在进攻湖口的英法联军后勤补给会因为运输船的沉没出现问题,就是那边的联军军舰也肯定要抽出部分到海上搜寻并且给运输船护航的,这是郑和舰对湖口那边最好的帮助了。当然,为了能更好的打击敌人,郑和舰也不能卤莽地光在海峡逞能,该撤时候必须要撤。
张志辉突然想起昨天下午在接到全舰人员上船严禁外出,并且断绝了郑和舰与外面一切联系后,从禁闭室出来没几天的陶醉与自己的对话。
陶醉因为打架,自从被关了禁闭后,按照徐震的意思,他就没有再上舰了,而是在码头上帮忙。作为学兵队培养过的军人,陶醉的嗅觉也是极为灵敏的,一见所有在外面的郑和舰官兵匆匆朝军舰赶去,进出码头的各个关口外松内紧,以前江中来往捕鱼运货的船只现在也踪影皆无,陶醉第一反应就是郑和舰要有重大行动了。
陶醉现在还算是郑和舰人员,只是临时到码头后勤处负责搬运。熟悉的战友一个个上了军舰,陶醉的心思也活动起来,他以为作为郑和舰水手,自己也应该和大家一起出航。可陶醉左等右等,等了半天就是没人来通知自己上舰准备出航,于是陶醉自己寻上门去了。
张志辉当时正忙的要死,船舶部的沈部长、建造郑和舰技术人员代表徐寿、华蘅芳…就连负责闽浙战事的王军长也赶了过来,这些人都要舰长和他这个政委接待,对着王军长他还必须低头接受教导。一口一个保证、肯定、坚决…正信誓旦旦,舰下突然传来闹事声,差点没把张志辉吓个半死。张志辉一边给徐震使眼色,让他暂时稳住这些各方大员、民众代表,一边自己赶忙跑了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一出去张志辉就看到陶醉正在登舰口与卫兵大吵着。
火气很大的张志辉在听了陶醉争辩后,毫不犹豫否决了让陶醉上舰参加战斗的请求,至于理由,那就是陶醉在不久前违反了部队纪律,如果上舰后再次违反纪律,那就不是关禁闭的问题了,而是整个郑和舰都有覆没的可能。一通训斥,失声痛哭的陶醉被张志辉给轰走了。
张志辉默默苦笑两声,昨天自己火气也太大了。作为政委,陶醉想要登舰参加战斗的心情应该可以理解,而且应该是值得鼓励的。毕竟出海的只有一千来吨军舰一艘,而敌人光在闽江口就有七艘军舰,吨位达到三万多吨,各种火炮三百一十七门…郑和舰连人家的零头都赶不上。与强大的敌人比起来,郑和号前途是极为可虑的,一个大意就有船翻兵没的危险。而这时候陶醉还抢着要上舰,作为政委这种精神为何不值得表扬?张志辉现在有些后悔自己昨天太武断了。就是从安抚军心来说,自己当时也应该好好跟陶醉谈谈,或许让陶醉上舰更好些。张志辉心里暗暗想道:“要是能安全返回,还是再和陶醉好好说说吧,下次再出航把他也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