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的话,他们就必须首先与中国展开全面的对抗。
这也是说什么塔夫脱总统谋求在印度事务上松口,但请示中国暂缓对印度进攻的原因,事实上他们也知道印度迟早将会从英国手中转交给中国,所以他们希望首先营造一个美国有意插手印度事务的假象,而他们的真实目的却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区域。
澳大利亚在我默认的划分方法里,那是准备划给德国人的,中国维持一个贸易优先地位就够了,现在美国人插进一杠子,这就使问题有些复杂化了。但无论如何,一个非军事化的澳大利亚,才符合帝国的根本利益,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帝国不能容忍任何足以威胁帝国的军事力量,而美国人正有这样的能力,到今年为止,他们已经有三十余条战列舰了,海军实力单从舰只数量来说,是超过帝国海军的,这也是为什么海军近些年屡屡要求增加军费的缘故,也是林泰曾一直致力于经营一条岛链防御体系的原因。
现在他们谋求进入澳大利亚,如果在驻军问题上任由他们来做的话,那么美国人将能够直接对太平洋地区的中国势力范围形成威胁,这是不可能接受的。
接下来两天的谈判就围绕着这几方面展开,美国人在经过一轮接触后,提出希望在澳大利亚维持一个小规模的军事存在,并取得一个港口,被中方拒绝后,美国人似乎也意识到这条过于敏感了,但基于他们的利益也必须要坚持,所以谈到后来,就形成了澳大利亚问题与公平贸易与自由航行权的问题捆绑的姿态。
其他问题倒是很快达成了共识,譬如中美双方共同向欧洲派遣军事观察团,并进行和平斡旋的合作问题,中美双方就对等开放新市场,美国商品可以进入中亚,中国商品可以进入南美的谈判,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快达成了共识。
到了8月1日的时候,世界的目光再次被战争所吸引,中美两国的谈判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所以双方暂停一天谈判,共同发表了一个中美两国就近期战争局势的看法的声明,谴责了英法方面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战争,致使中美两国的和平努力成为水中泡影。声明指出中美双方作为和平的扞卫者,将会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向交战地区派遣联合军事观察团,就双方的战争及战争所造成的危害,向两国政府和人民发回公正和客观的报告。声明指出,中美双方再次呼吁交战双方保持克制,避免战争进一扩大,在近阶段,中美两国保留采用任何方式结束战争的权力。
英国人或者德国人当然不会将这样一份有着威胁含义的声明看的太重,双方第一天的交战可以用人山人海四个字来形容,英国方面投入了44个师,在索姆河一线对德军的右翼发动了突袭,在坦克和炮火的支援下,成千上万的步兵展开了对德军阵地的突击。
配合着英国的攻势,法国人也在巴黎北方组织了一个集团军规模的突击行动,27个步兵师向正对着的德军第二集团军防线发起了全面袭击,并成功的在当天摧毁了一门长期威胁巴黎安全的超远射程大炮,并在当天将战线向北方推进了近20公里,这对于法军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但是在凡尔登方向指挥近六十个法国师的贝当将军显然运气不够好,他们落到德军手里的第一道防线如今也成了他们进攻方向上的难题,而且德军的炮兵明显要比自己强,德军第五集团军甚至利用风向首次采用了化学武器,成千上万的法国士兵在吸入彩色的气体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和眩晕症状,并不得不停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