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的结局说不定比死还要更难过。所以长期以来建立的友谊也让他从私人角度对托洛茨基做了一些建议。只是当局者迷,托洛茨基直到现在仍然不认为朱加施维里会在不久后对他发动总清算。
政治是残酷的,他尽早会认识到这一点。
而比政治更残酷的,是血肉淋漓的战场,当今全球最主要的战场上,年轻的生命正像秋天被收割的稻子一样一片片的倒下,自1912年下半年开战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内,已经有超过四百万的军人倒在了战场上,涉及的平民更是不知几何。和平的呼吁就像是风狼中的一叶小舟一般,很快就被一狼高过一狼的战争掀翻不见。
对此深有感触的便是罗马教皇本笃十五世,虽然他相信尽管奥地利人即使能够完成他们在意大利的战争目标…征服意大利全境,梵蒂冈教廷也能够得到保存,但是他仍然十分的痛苦,他的和平呼吁尽管得到了在大战中并没有伤筋动骨的中国和至今尚未参战的美国的支持,但是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记得他曾经发出过停止无能的屠杀的呼吁,相反协约国与同盟国都不约而同的加强了攻势,并扩大了战争的范围。如今意大利北方重镇仅余米兰和博洛尼亚,平坦的波河平原已经是奥地利骑兵最好地战场,他觉得他应当做些什么实际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于和平的渴望了。
从新年伊始教皇就开始了他的和平之旅,他率领着他的信众从梵蒂冈出发。徒步向着北方的战场开进,他要以他地血肉之躯,来拯救屠杀者和被屠杀者的灵魂,并感动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
对面的奥地利军队显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们当然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对地位尊崇地罗马教皇发动攻击,于是一度对他们十分有利的战争形势就这位被教皇一个人改写了,得到了喘息机会的英国人和意大利人调整了防御体系,从博洛尼亚这个已经无需设防的设防的城市撤走兵力,加强了其他防线的防御。对于他们来说。教皇实在是太可爱了。
本笃十五世在博洛尼亚还发表了一个措辞诚恳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对军国主义者们冷嘲热讽的讲话,他诚挚的呼吁交战各方能够看在仁慈的主的份上,在每个月地25日,也就是主耶稣基督的诞生日停战一天,并加强交流和磋商,尽早结束战争。“消弭仇恨,结束战争”这便是他这次演讲的重要主题。
对于这位可敬的长老地这个不算太难的要求,协约国与同盟国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意。并且付诸了实际行动,在3月25日这一天,欧洲主要战场,和中东战场都实现了停战一天。世界上唯一仍然保持交战状态的。也就是俄国的战场了。所谓没有宗教信仰的战士们对着有宗教信仰地哥萨克们发动了异乎寻常猛烈的进攻,并取得了确切的战果,最前方的先头部队,公距莫斯科一百三十多公里之遥。
可以确定的是,在铁人同志将一种全新的军队组建模式带到了苏维埃军队之后,他们的战斗力的确得到了惊人的提高。政治委员们日以继夜的激发着战士们地战斗**和意志,第一个战士在圣彼得堡的报纸上都被形容为钢铁铸就的人,正如同他们的领袖一样,他们都是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