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稍有消弱。但是威廉皇太子的部队仍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胜利,德国部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5公里,法军两道防线失守,并且丢失了凡尔登的重要战术据点杜奥蒙堡。法军不得不退守核心据点,其实也是战役开始前的后半部防线,这里的防御工事和火力保存的相对完好,让他们在这十天里顶住了德军令人生畏的攻击。
并且德军也在巴黎方面取得了令整个巴黎恐慌的突破,他们在十天内再度将战线向前推进,在给巴黎带来大量的伤员的同时,他们甚至已经不需要巴黎大炮就能够直接炮击巴黎外围的防线了,德军最近的第三集团军一部一度逼近巴黎仅二十公里不到。法国的首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也许是为了配合海军方面的战术,德军并没有给英军造成什么实质的伤害,英国远征军甚至在索姆河一线取得了突破,一个皇家枪骑兵团甚至突破到了离原有战线超过四十公里的地方。这趟伦敦市民和报纸对陆军大肆褒奖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海军的不满,杰利科将军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距离他的头顶已经不远了。
在欧陆战场热火朝天的时候,中东方面的英军却感觉到异乎寻常的安静,除了科威特港被德国人占据之外,他们在这里的陆地上并没有承受什么压力,除了土耳其人发动了一次规模不大的试探性攻击之外,约旦河地区的英军没有感受到什么太大的压力,而他们的南方防线本来已经做好了迎接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联合攻击地准备,但是出于意料的是中国人甚至没有派出一架飞机和一个士兵来对他们进行侦查。这让艾尔比将军极度奇怪,从情报来看中国人已经在沙特境内完成了机场的建设和陆军的部署。他们也在南亚次大陆发动了对锡兰和孟加拉地区的袭击,照理来说他们在中东地这些军人不会沉默太久的。所以他怀疑中国人是不是把目光盯向了西奈半岛地大本营,要知道那里是空军的基地,而且那里没有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支援。
所以在加强西奈半岛的防御准备的同时,他也试探性的派遣了一支小部队在阿拉伯人地配合下向南方试着突进。他知道那里有一支五到七万的阿拉伯军队,但是显然他不认为中国人会让这些阿拉伯人来担当主攻任务。他的判断是阿拉伯人将负责牵制约旦河谷的英**队,而中**队将直接进攻西奈半岛上几个战略据点,谋求对英国空军的基地形成威胁,以平衡目前英军仍然握在手里地空中优势。届时中国和德国就可以分别携同阿拉伯和土耳其这两个曾经的敌人对约旦河谷的英军发动夹击。他认为目前的态势对他非常的不利。所以作为一个战术大家,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兵力和防线向地中海岸收缩,在形成对西奈半岛的保护之外。也可以借助地中海舰队的力量来对岸上形成火力支持。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也征询了地中海舰队方面的意见,舰队方面认为这不成问题,尽管奥匈帝国的海军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他们的经验和实力仍然不足以克服意大利人的海上防线。意大利的舰队在执行着封锁亚得里亚海的任务,所以地中海舰队可以放心的将火力放在对他的支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