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终于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的连续发动的攻势后,完成了这个目标,德军开始投入的50个师目前还幸存者,不足七成,而法军先后投入的近八十个师,在战役结束他们撤往巴黎的方向的时候,也只剩下了三十余万人,凡尔登就像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绞成了一片肉泥。法国的血液淋进法国的国土,整个欧洲快要被这场战争烧干了了。
在西线尽管巴黎仍然没有陷落,但是这显然并不能维持太久,在工业生产不能够获得突破的情况下,法国方面再也派不出更多能够准确射击的军人来保卫巴黎了,而德军第五集团军在攻占凡尔登之后,德国人的部队将像蝗虫一样碾过香槟区,直到巴黎的东部,南部,整个巴黎陷入重围几乎成为定局。尽管从精神来讲,保卫巴黎就是保卫法国,但是军事角度的考虑已经不需霞飞将军再让他的部队呆在巴黎了。
只有英国远征军在索姆河方向没有遭遇到重大挫折。但数十万英**人显然不会认为他们能够在法国击溃已经势不可挡的德国陆军了,他们无比的想念不列颠。但是现在海军还能不能将他们安全地运回到国内还是个问题,公海舰队在海战顺利结束后。已经将他们的势力范围慢慢向外扩展,皇家海军昔日的重要海军基地苏格兰地区已经被纳入了公海舰队的巡航范围。只要德国人有兴趣,他们可以随时用巨大的剑炮轰击岸上的任何目标。
从战略来讲,这场大战已经到了需要喘息的时刻了,双方的资源消耗基本上也到了一个极限,对海外殖民地地使用方面在英国断了从亚太地区补充的路线之后,他们也不再占有绝对优势,所以他们缺的是高素质的兵员。而德国方面则刚刚从资源瓶颈中走出来,在夏季来临前的战场优势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样规模的大喷发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可能持续太久,所以在教皇发出新一轮的和平呼吁之后,我估计他们会暂时走到谈判桌前的。
只是中东地艾伦比将军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一方面在夏季来临之前,德军需要建立起更多的优势为将来地谈判服务,所以德土联军在北线发动了不间歇的进攻,并一度占领过交叉站这个重要的饮水资源点。只是英军在反复拉锯之后,终于在5月31日重新占领这处据点。
而在南线方面,中华帝国的坦克师开始在战场上发挥威力。由于在这篇地面上坦克并没有遇到大口径火炮等天然的敌人的缘故,所以在六月来临之前的几天的战斗中,坦克在战场上并没有遭遇什么损伤,只是高达四成多的故障率让这种兵种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并且由于燃料机油等成本屋子都需要从国内运过来的缘故,使用成本线的太高,所以骑兵仍然是战场上地主角。
英军南方地防线在向前探出几十公里并据守长达十余天之后,终于在6月2日宣告失守,中国两线部队都取得了突破,西线的军队已经深入到了埃拉特北方,并对周围地英军为数不多的军队形成了压制。而中英在约旦边境地区的对峙局面也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