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列强代理人 > 第两百六十八章阅兵(2/3)

第两百六十八章阅兵(2/3)

这四人到了常胜军之中,奕澴×仁和李莲英也算完成了任务,在将需要代的各档案转之后,三个大清的重要人就返回了北京,向慈禧太后消差去了。

李明峰在天津城内经过了三天的准备,就邀请了在天津、北京的各国公使、领事和西方在华贸易的大商人还有天津城内的各界名一同观看了这次演习。

随同礼侍郎到天津的,还有四名兵主事,这四人是朝廷派给李明峰“调用”的,说是帮着理常胜军文案工作。

常胜军即将在城外阅兵的消息,城内百姓也都知了,此刻天津城下有数十万老百姓在观看这一盛况。

朝廷也不懂什么叫军事演习,反正看李明峰奏折上的意思,应该就是会。会是军队时常举办的活动,李明峰要想在洋人面前振振朝廷声威,慈禧太后自然不会反对,在接到奏折的同时就批准了这个请求。只不过随后慈禧又多调了两万新军到北京城内驻扎,其中的意思,明人都能明白。

李明峰到天津之后,看到这么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突然冒了一个想法。如今洋人屡屡的瞧不起中国人,老李想要借机示威,让洋人看看中国人的军队。

原韦志俊麾下第一大将,现天津知府周景通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的老百姓去观看,为了避免意外,周景通将上千衙役都派了去,负责维持现场

常胜军的训练方式,都是由老李亲自制定的。但是老李也不是什么军事家,他哪里懂什么军事训练啊。所以老李对常胜军的理,基本就是参照了后世的解放军和现在的西方军队的制度,然后搬过来之后再两相合罢了。

天津是北方数省之中最大的通商岸,此时世界各国的商人都聚集于此,行各项贸易,天津城也有十几个国家设立的领事馆。

李明峰是想什么就什么的脾气,既然想到这,老李索就上奏朝廷,请求在天津城外,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李明峰比照后世的阅兵仪式,也在天津城楼上举行了大阅兵。英、法、俄、、普鲁士等十几个国家的公使都在城楼上陪同李明峰观看了大阅兵。

而且常胜军的军服并不是长袍褂,老李是比照着后世的北伐军给常胜军的军服,所以从外观上看,常胜军士兵简洁、净、整齐,士气涨!

应该说,这个时期的天津,比老李穿越来的那个年代还要发达兴旺。否则相声、评书、快板、杂耍等民间艺术也不会在天津发展起来。

所以常胜军的士兵都是会踢正步的,而且踢的还极其整齐。五万士兵,整整齐齐的列成一百个方队,一排排的从天津北城楼下走过,那个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背地里防备着常胜军,但是明面上朝廷还要给常胜军嘉奖。等李明峰到天津之后,朝廷派礼侍郎带着五十万两白银到了常胜军军中,对常胜军大加犒赏。

毫无疑问,朝廷是不会允许这七万大军北京的,于是常胜军就绕走天津,然后再北上。不过,即便如此,朝廷也张非常,朝廷新贵,负责编练新军的荣禄和景沣奉慈禧太后懿旨,带三万新军到京师东门驻扎。

这是李明峰和朝廷的易项目之一,这四人实际上是要跟着到奉天监督常胜军的,他们负责盯着常胜军的员额,如果常胜军的兵力超过九万这个指标,他们就要上奏朝廷。

至于李续宜的长李光英,年纪虽然不大,只有二十,但是经过老李有意无意的考察,发现他也是个官的料,对政务、时事很有一番见解。于是老李就将李光英发到了杜翰手下,让他跟着杜翰先学着理政务,历练历练,等到有了经验老李准备再给他一个县令、知府之类的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