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为什么要后悔呢?武则天眯起眼看着他。
武则天:好了,回去吧!车队继续顺着碗蜒的山路向洛阳缓缓行进。
4.洛阳上阳宫夜晚内景
武则天躺在床榻上看奏折,床边的书桌上堆满文件。张易之在一边为她弹琴。琴声悠
扬舒缓。在两人之间有一盆取暖用的炉火,红红的火苗诡秘地跳跃着。武则天从眼前高高
堆起的奏折缝隙中看着张易之,随即低下头,字迹渐渐模糊,她试图努力看清。但过了一
会儿,字迹又陷入一片混沌。她有些烦躁地把奏折甩在桌上。琴声被打断,张易之停了手,
询问地看着武则天。
武则天:你把婉儿给我叫来。张易之站起身向门边走去。
武则天:(沉思了一下)算了!听说你读过书?
张易之:自幼苦读!
武则天:那你过来…替我念!张易之轻轻打开一本奏折,似乎有种庄严感。
张易之:左武卫大将军,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张仁愿坚守韦州防线有功,大败突厥可那
竭力部,歼灭敌军一万五千人。请封应天侯,赐采邑三百,请武皇准奏。武则天眯起眼想
了一下。
武则天:准!张易之把奏折合好。武则天示意他放在书案左侧的一叠上。张易之又拿
起第二份奏折。武则天疲劳地闭上眼睛。
张易之:御史中丞李桥为人倔做不恭,时常冒犯公卿大臣,不合礼教,请降职三等,
以示惩戒。
武则天:(睁开眼睛)为人耿直、促傲不逊恰恰是我用他的理由,有什么不合利教的?
不准!张易之的动作开始流畅、自然起来。张易之又拿出一份,略一封览,神情慌张起来。
急忙把它放在一边,又伸手拿起另一份。
武则天:(仍闭着眼)怎么不念了?
张易之:(又念道)扬州蝗灾盛行,农田水稻被吞没,蝗虫过处,如乌云行天。蝗虫过
后,秧未枯死,草木凋残,景象惨不忍睹。而扬州自古繁华,山水秀丽,土地肥美,为人
间仅见。诗云:“兰吉生春夏,芋蔚何青青。”而今人民流离失所,白骨成堆。蝗虫为天灾,
人力所难为。(尚书)云:帝王不能格尽职守,上天造蝗虫以警示。望武皇正己求仁,以息
天怒。
武则天:完了?
张易之:完了!
武则天:这是谁拟的?
张易之:礼司监杜若仪。武皇是不是要惩罚他?
武则天:他的文才不错,你再把那两句诗念一遍。
张易之:兰若生春夏,芋蔚何青青。
武则天:幽空独林色,朱获昌紫荆。下面是什么来着?
张易之: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意境方何成!
武则天:(神情恍憾,语气飘渺)我第一次随先帝出京巡视的地方就是扬州。扬州!那
时候是仲春四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股花香,还有青草的味道。我当时想,大唐的帝都
如果改在扬州有多好啊!皇帝笑我糊涂。易之,你从什么地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