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文奇的文采精致,涉及论题时也十分有见解力,他对财政税务方面很有天赋。明年他的目标是户部的前三甲。
“奇儿好好努力。”应清沅对郎文奇的文章和能力很是欣赏,他兄弟俩边在外做工边读书,帮着固府和安平府管事,得了不少实践的心得,郎文奇又有这方面的天赋,二试应是没有问题,明年至少进入户部科试的前二十名里,他这样的出生和年纪,其实明年中不了前三甲,已经不同凡响。只是荣儿给他立了目标,希望他能拿到前三名。
“奇儿一定努力。”郎文奇恭敬地道。
陌里在一边瞅了瞅应清沅手上的文章,心里暗暗赞扬郎文奇,才十五的年纪便这般能干,又写得一手好字,作得懂经营世事的好文章,这可是少年天才。也就难怪应清沅看他象看自己的儿子一样。
应清沅进了里间,拿起在则的文章看了看,思索片刻没有出声。
“请爹爹指教。”把不准父亲的态度,应在则心里有点打鼓。
应清沅淡笑一下,摆下手“依你的根基来说,现在是走得有些急。你现在的文章,我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兵部上的事,你毕竟没接触过,不过有国强带着你,我想二试应该没多大关系,如果明年三试不中,没关系,过两年再试,这两年你就去跟着你冯伯伯多学习些兵部里的实事。”
应在则可不敢和父亲说,只要二试过了,三试肯定能过的事,连点几下头道:“则儿一定全力以赴。”
“文博那边二试肯定也没问题。你们几个象是有商量过什么?文博也很擅长户部之事,怎么他却想攻吏部呢?”应清沅笑问。
郎文奇道:“哥哥的意思是如果我兄弟俩将来都在户部,职务低时倒没什么,如是将来职务高,万没有在一起的道理,除非一个给另一个作侍职。哥哥的学识比我强,他不想压着我。”
“恩泽现在算是在工部,如是你几个都中了,我看就还差个进刑部的了。”应清沅笑着说,脑里浮想联翩,如果有信不是跟荣儿办事去了,这孩子倒是适合在刑部。眼神转到陌里身上“你家里还有个兄弟吧?”
陌里点点头,不待他问,笑道:“还有个兄弟叫陌阡,在家照顾母亲。”
“平常可有读书?”
“都有读书习字,尤其陌阡文章做得不错。”
“他没参加会试?”
“他可能明年起准备应试。”
“你不想参考?”
“明年再说,我现在只想先治好母亲的病。”
“你母亲得的什么病?”
“母亲生下我们不久后,和父亲上山砍柴,摔到山下成了瘫痪,所以长年卧在床上。”
哎,这是个可怜的孩子。应清沅理解了他的苦衷,点点头,也不说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