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这样讲尚某不敢?同,陛下常说,军校直接出不了名将,却能成为名将的摇篮,由此可见,再好的条件也需要人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比如史家昆仲百战余生,比之我大宋名将也逊色啊!”对这明显有些恭维拔高的话语史天泽连忙逊谢,同时也敏锐的从尚懿这句话中感到大宋对他们的重视,或者说,大宋对于他们兄弟还是比较看重,反到是对他带来的几万骑兵不那么在意。
想想也是,只要有翼骑兵这样地强力骑兵在手,自己那些骑兵也的确有些不够看。如果我能够指挥一支翼骑兵…
脑中这样一想,史天泽就感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渴望慢慢在心头扩张,逐渐充满整个心田,望着远处建康城庞大的轮廓,心中终于下定决心,转而对尚懿郑重恳请道:“我想请尚懿大人代史某禀告大宋陛下,我史天泽愿全心归附大宋,若有违背,天地不容!”
尚懿并不是轻信誓言之辈,不过他却从史天泽地誓言中,看到他的渴望和请求,无论他当初是抱有何种目的来到大宋的,现在都已经被大宋的强大所震惊,不敢再生出别的心思,反到想积极融入到其中。
这对大宋来说,到是一个好消息
“史将军放心,我大宋当今陛下贤明,对各方人才投效是来者不拒,现在大宋军中多有他国降将担任重职要职者。翼骑兵的将领马肩龙,杨沃衍等人,就是从西夏和金国投效过来,所以诸位史家昆仲可以放心,我大宋并非不能信人,还请贤昆仲暂时安心等待。”
尚懿的话多少让史家兄弟的心里安稳了些,回去地路上,双方更显得融洽,有的时候甚至会就某一个兵法问题产生不同见解,彼此争论中,到多有所得,到了后来,尚懿甚为感叹史天泽在兵法上的造诣,将赵所著的一本秘本兵法送给了史天泽,并告之该兵法的出处。
这让史天泽大为惊奇,谢过之后细细收藏,准备等回去后慢慢研读。
史天泽带来的两万骑兵被安置在黄龙军团左大营旁边,背靠河堤,附近还有三卫军中的近卫骑兵军营。从兵法上来讲,这种地形对骑兵是极端不利地,因为退路被断,前方又有重兵屯守,完全没有骑兵纵横的空间,说是绝地都不为过。
但史家兄弟对这种安排都没什么意见,毕竟这是敌我暂时不明的两万骑兵,没有任何一个朝廷会掉以轻心,若宋国朝廷不这么做,史家兄弟反到要想想宋国朝廷值不值得投靠。
在开始,史天泽还担心宋国不想接纳他们,干脆派兵围剿了他们。后来被宋国一路派兵护送到建康后,他才彻底的放下心来。无论宋国朝廷会怎么做,但只要他们不做出矣诏,相信宋国朝廷也不会派兵来对付他们。
而且在得知尚懿的真实身份后,史天泽更是确认了这种猜测,以如此军部高官来接待自己,足以证明大宋的诚意,估计现在是不能确定自己等人的心思,所以大宋才没有做出决定,相信今日之言经过尚懿传回去后,大宋那位贤明的陛下一定能知道自己的心思。
这样一想,史天泽就对未来充满期待。
同尚懿在军营前作别后,史家兄弟就回来军营。
史天泽回到自己地
就迫不及待的拿出尚懿送给自己的秘本兵法。
这本兵法黄皮封面,上面没有任何名录,空荡荡的,若不是尚懿说明,史天泽估计也不会认为它是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