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比流氓还流氓的家伙!这么一番发言之后,对日本影响已经够大了,他竟然还不住手?陈兆军确实并没有因此而住手,因为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在经过这么一系列地曝光之后,自己所拥有的能耐了。经过对世界动态的关注。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影响世界经济的能力。这可是比一个国家说话还有用的东西啊,而现在自己既然都已经被摆到了明处。何不好好地合理利用一番呢?
而正好,日本政府地状况被陈兆军看在了眼里。如果日本政府不把他公布出去,就不会出现这么一些乱七八糟地事来。那么理所应当,日本成了陈兆军的第一个试刀对象。
当然,利用一词是利字当先,没有任何利益,用它干嘛?陈兆军并不傻,在损人和利己不可兼得地情况下,他当然选择利己了。当然,如果只有损人才能利己,那他只好抱歉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发现,陈兆军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水平之大,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目前日本的经济状况不适宜与这样一个流氓金融大鳄对立,更何况,彼此之间还有管道合作项目正在进行,此时此刻闹僵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他们觉得,如果能够让双方的关系缓和下来,即便是陈兆军方面不为日本说话,也不至于利用他的影响力影响日本的经济发展情况。综合上述及诸多原因,日本政府方面觉得有必要派人跟陈兆军谈一谈。但是,以官方身份出现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一个以投资商面貌出现,有政府背景的,日本方面的“考察团”迅速抵达了万宁。
结果这个“考察团”在接触了陈兆军之后,才发现,他整就是一个流氓,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在他们看来,陈兆军根本不拿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啊,或者说是中日友好之类的当回事,整个就无利不起早。跟陈兆军谈判,付出的永远会比获得的更少。可是,在这个背景下,由于日本在之前严重经济危机困扰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跟陈兆军谈下去。
原本,这个日本“考察团”是想着能够让陈兆军能够利用他的名望,帮助一下日本经济。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让双方更紧密地合作。但是,陈兆军非但没有没有同意,反而以此提出要求,让日本出口一条能生产12寸硅晶圆生产线给他。
陈兆军的这个要求让日本“考察团”很是为难,虽然他们有官方的身份,但是此时此刻只是一个商业团队的角色,根本没办法替国家拿什么主意。更要命的是,陈兆军要求的生产线根本就是限制出口的产品,不光日本国方面,美国对这个也非常重视和警惕。因此,他们连问一下国内的意见都不需要了,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他们婉转地拒绝了陈兆军的这个要求,甚至让他提出其他比较容易办到的条件,只要能让双方的关系更紧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