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重生之大发明 > 330政改(2/2)

330政改(2/2)

不过过去华夏已经在小范围内推广投票选举的办法,不过当时的选民局限范围比较小,像这样搞一次大范围的选举还是第一次,也由不得他不慎重。

首次孝廉的选举并不是普选,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投票的权力,对选民有严格的要求,不过范围也相对比较广泛,除了年龄、国籍的限制,主要从文化平、社会影响、财富、对社会的贡献等几个方面作了规定。

选举是这次政改的重,至于机构和职位的名称就没有多少实质的变化,总督府总督是华夏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内阁是行政中心,内阁首领称为宰相,其下为各尚书,或称大臣,原来六的名称也有所变化,财政被改回,商务成为商,产业也改回工,另外增加了吏,文教、司法、国防名称不变,不过一般都简称文、法和兵,新旧式名字一般都可以用,分别和尚书或大臣搭

以下为州县,大城为州,小城为县。

在这次县孝廉选举前,内阁、都察院、立法院和上海将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到各县行选民登记,并确定选民资格,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将在年底行县孝廉的选举。

不过这个标准还是必须的,因为这个标准下的个人有能力接受一定的教育,这就保证了选民的基本素质。

首先是前清功名,包括科举中式的士、举人和生员,也包括其它通过了县试、府试的童生,这就将大分传统读书人包在内,不过由于华夏不再组织科举,所以这分就不会再增加。另外所有经过新学基础教育的都有选举和参选孝廉的资格,华夏新学教育大致划分为基础教育、中级教育和等教育,职业教育、军事教育、速成班等都属于中级教育,基础教育相当于小学,主要针对的是少年儿童,他们暂且还不到参加选举的年龄。

孝廉议政台通过选举产生本县知县,并选上海孝廉,选的上海孝廉组成第一届上海孝廉议政台,上海民政官员由各县孝廉共同选

县孝廉选举完成后,将组成第一届县孝廉议政台,任期为四年,任期结束后全重新选举,可以连任,并不受限制。

新学与旧学并驾齐驱,不过能通过县试的童生虽然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读书人没有考过县试,在没有科举的情况下,这些人要参加孝廉选举,就只能参与新学的学习,从大趋势来说,新学会逐步取代旧学。

此外,都察院、察司、大理寺也将在上海设立相应机构,及分院、分司和大理寺理问院。

至于社会的影响主要是考察这个人在民间的名声,如果是臭名昭彰的话,那么不仅不能成为候选人,而且还会被剥夺投票的资格,这却是给了那些没有孝廉投票权的贫民一影响结果的权利,如果一个地主拼命压榨佃农的话,就很可能因为名声不好而失去资格。

孝廉议政台的权力和架构类似于县议会,本县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议政台通过,议政台拥有对本县官员的质询、监督权。

上海特别的选举将会是华夏下半年重关注的工作,叶枫对此也非常张,因为这将决定着他提倡的民主政治是不是能实行的问题,他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人参与民主选举,又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问题。

其次就财富及对社会的贡献而言,不看个人或其家族拥有多少财富,而看其向国家纳税的数额,这个标准开始订得比较,也就是每月一华夏元,一年十二华夏元,相当于两亩田一年双季的总收,普通工人两个半月的工资,看上去标准不,实际上却让很大一普通百姓失去了选举的资格。

此外对社会的贡献还包括从事公职已经慈善事业,譬如国防军、警备军和民兵的士兵都有参加选举的权力,因为士兵都要接受一定的教育,他们有能力行使好这样的权力。

也就是先在四县通过投票选举各县孝廉,孝廉通过县孝廉议政台参政议政,并投票选举本县政务官,也就是知县。

上海特别相当于直隶府,其下设松江、金山、南汇、上海四县,这次行行政改革就是要在上海首先推行孝廉议政制度。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