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重生1881之崛起 > 第两百一十七章战争火药桶(2/2)

第两百一十七章战争火药桶(2/2)

1910年4月开始,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害怕大战爆发后英国会没收他在英国定制的战列舰,于是转而把订单给了远在世界东方的另一帝国,中华帝国。

战争增加了帝国主义列的磨。各大国在的经济利益和势力范围决定着各自的政治态度,在问题上明争暗斗,但为了各自集团的战略利益,互相又有所让步。

两次战争不仅未能解决诸国间旧的矛盾,而且还增加了它们的新矛盾。其顿被几国瓜分并未取得当地人民的同意;罗尼亚占领南多布罗加也决非当地人民的意愿;保加利亚对希腊和尔维亚版图的成倍扩大而极为不满,曾多次表示要修改《布加勒斯特条约》。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促使诸国的力量重新组合,即原来的同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两个集团:尔维亚、希腊和罗尼亚集团与保加利亚、土耳其集团。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又分别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势力支持着。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担忧并非没有理。后来英国参加日德兰大海战排量23000吨的尔兰号战列舰就是英国为土耳其建造的瑞斯萨迪赫号,由于土耳其参加轴心国,所以此舰被英国政fǔ没收。日德兰海战中,其被分到第二战列舰分舰队。

1913年6月1日,、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尼亚旋即加。6月29日,保对、希发动突然攻击,遭到猛烈抵抗。土耳其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攻。7月29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取得其顿的大,希取得其顿南(包括萨洛尼卡)、雷斯西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战争,尔维亚实力大为增

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第二次战争结束的政治结果是,各国阵线分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已倾向于德、奥,而、希、罗已与“三国协约”联成一。其次,几次战争中,尔维亚得到壮大,与奥的冲突已越来越严重。想从奥手中拿回波斯尼亚和黑哥维那,组成大尔维亚,而奥匈如不击败就难以保证其继续占有波黑。第三,俄、奥几次因而剑弩张,都因法、德而退让。现在彼此阵营分明,矛盾化,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都已有所准备,冲突爆发已不可避免。

随后爆发了第二次战争,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尔维亚、罗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战争结束后,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其顿的一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其顿的南和西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

这些暂时的让步虽没有引发欧洲的大战,但却加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敌视和对立,刺jī了普遍的扩军备战。特别是协约国支持的尔维亚,由于它在2次战争中是最大的赢家,领土扩大1倍,人由300万增加到近450万,势力和影响一步扩大,这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扩张计划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奥匈多次宣称要对尔维亚发动战争,这就使得地区成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火yào库。

在第一次战争中,俄国所支持的“四国同盟”各自扩大了领土。但是,尔维亚人建立大尔维亚及获得的愿望未能实现,加了与奥地利的矛盾。另外,与保由于分割领土的意见不一而产生对立,使“四国同盟”失去继续存在的基础。奥斯曼在其领土被瓜分之际德国支持了奥斯曼,这增其以后对德的倾向。俄国和奥在的矛盾一步加

第二次战争的结果是土耳其收回了分失地,是大赢家。保加利亚丧失了大片领土,更加彻底地投靠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尔维亚和希腊虽然获得了不少的领土但是彻底惹怒了德国和奥匈帝国,只能投靠英法。俄国成功地搅浑了局势,本来打算控制罗尼亚的但是受制于英法德奥的反对没有成功。结果各国的矛盾更加jī化了。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