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高于英舰。
在这种短促的交火中,公海舰队的战舰更有优势。当时德国采用的测距方式比英国的先进。首先由测距仪解算出对手距离,然后在这个读数上增加一定距离,发射第一发,再根据读数发射第二发,最后根据读数减去一定距离发射第三发。
三发的射程间隔相同,时间相近,可以根据弹着点快速修正弹道,这种方式被称为梯次测距。而皇家海军还是采用传统的二分法测距:首先发射一发炮弹,根据弹着点调整下一发射击,直到连续两发炮弹落在对方两舷,再取中间值。用这种方式测出正确距离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德国使用的光学瞄准具远远优于英国产品,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德舰的命中率较高。
另外,德军的穿甲弹也优于英军。双方交火后,德舰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贝蒂的舰队,贝蒂的旗舰“狮”号频频被击中。
四点的时候,一枚穿甲弹洞穿“狮”号Q炮塔外壁9英寸的装甲板,并在塔内爆炸,半个顶盖被掀到空中,然后重重的砸在甲板上。炮室和装填室中的火yào被引燃,70名官兵几乎在瞬间被杀死。
战舰猛地向右舷转过180度,为敞开的炮塔吹入更多空气,白炽的火舌四处蔓延,眼看殉爆必不可免,炮塔指挥官,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哈维少校已经失去双腿,奄奄一息,他挣扎着爬到通话筒旁,下令关闭弹yào舱门,开始注水,才使2。6万吨的“狮”号免遭覆没的厄运
狮号因此得救,英勇的哈维少校事后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也是本次战斗中给出的第一枚。当火焰蔓延到弹yào库时门刚好被关上,一些战死官兵的手还紧紧抓在把手上。
火焰所到之处,无人幸免,包括在逃生舱口的中尉医疗官和他的担架队也被杀死。他们都是被高温的气体瞬间吞没的,衣服布料还未开始燃烧。死者最后的动作往往是用手护着眼睛,以至死后他们的面容依旧栩栩如生。
三分钟后,更大的灾难发生了,两万吨的不倦号被击中,根据新西兰号鱼雷官的报告:“她的后部中弹,大约集中在主桅和后部炮塔的周围,上层建筑后部冒出大量黑烟,没有观察到火焰,我们以为是交通艇在燃烧。这时我们已经向左转舵,她没有跟上来,也许是转向装置发生故障,两舰的距离逐渐拉大,直到距离我舰右舷500码时,她再次中弹,一发在舰桥,一发在前炮座,炮弹爆炸了,然后一切安静下来,大约有30秒钟。既没有烟也不见火,然后从前往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稠密的黑烟和爆炸的闪光把战舰完全淹没,各种东西都被炸到高空,一条50英尺蒸汽推动的哨艇肚皮朝天,足足被炸到200英尺高。”
这让人想起丘吉尔在议会的演讲,无畏舰之间的战斗并不像两名身着重铠的中世纪武士用利剑互砍,而是两个蛋壳在用重锤互砸。1015名官兵就在爆炸中消失了。
德国的S68号鱼雷艇事后从“点缀着数千条肚皮朝天死鱼的海面上”打捞起两名大难不死的幸存者。冯?德?塔恩号在17700码到13450码的距离上累计发射280毫米炮弹52发,150毫米炮弹38发,此刻甲板上欢声雷动,他们击沉了不倦
当消息传到希佩尔那里时,他用怀疑的眼光透过望远镜搜索着海面,来来回回数了几遍,果然对方只有5条船了。于是他赞许的点点头,没说什么,点燃一支新的雪茄,现在双方的数量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