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串的追问,曹汉民显然有些措手不及。想了想,道:“我开始不准备杀他的,我只是想进去跟他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让他以后对柳姐好一点,柳姐很难得,他应该珍惜才对。我去了发现他睡着了,见屋角又有一根铁棍,就临时想跟他这种人只怕说不清楚,不如直接打死他算了。所以就动手了。”
“死者脸上盖的手绢呢?谁盖的?”
“是我,我看着他脸上血淋淋的。就拿了一张手绢盖在他脸上。”
“手绢哪来的?”
“呃,我自己的。”
“你的?你用了多久了?”
“很长时间了。”
吴雄在一旁直皱眉。等秦元问完。吩咐先把曹汉民带回监牢。对秦元道:“他已经承认了杀人,这就行了。没必要问这么多。”
秦元现在已经开始知道,古代审案,口供被称为“证据之王”,只要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也能定案。这就使古代的刑侦人员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人犯招供,案件就了结了,所以,听到曹汉民供认是自己杀的人,吴雄已经松了一口气,因为曹汉民的身高跟假定的凶犯是相符的,不会因为像柳氏那样身材太高而会擦碰到帐幔,也就说是,他的口供跟案发现场可以吻合,至于刚才铁棍的来源问题,曹汉民的解释吴雄也觉得是说得通的。
秦元摇摇头道:“这曹汉民好像在编谎”
“编谎?为什么?”
秦元叹了口气,道:“这案子只怕没这么简单。唉怕就怕既不是柳氏杀的,也不是曹汉民杀的”
吴雄一愣:“不是他们两?那他们承认杀人做什么?”
“我担心的是柳氏误以为人是曹汉民杀的,因为感情原因,而愿意替他顶罪。同时,曹汉民也怀疑是柳氏杀的,同样的原因,也希望给柳氏顶罪,这一来,他们俩都是冤枉的。”
“冤枉的?”吴雄狐疑道“如果是柳氏杀人真可能是冤枉的,但是若说是曹汉民杀人,我觉得不冤枉。他的供述合情合理,没有什么大的破绽嘛”
秦元笑了笑,道:“这案子还有两个疑点没有查清”
“两个疑点?”
“嗯,第一个,盖在死者脸上的红色手绢,即不是柳氏的,也不是曹汉民的,那又是谁的?”
“呃,会不会是别人先留在手帕上,被他们俩拿来盖在死者脸上。”
“不对,曹汉民说那手绢是他自己的,而且用了很长时间了,如果真是这样,不会那么干净,关于这一点,我确定。”
吴雄眉头微蹙,缓缓点头:“大人说的是,如果盖在死者脸上的手绢不是他们两的,那又会是谁的呢?又怎么到了死者的脸上?”
“这就是本案没有查清的第一个疑点第二个疑点,是曹汉民提到的把他惊醒的扑通声,还有脚步声”
吴雄有些不以为然:“这个不算什么,他自己也说了,他当时睡着了,惊醒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睡梦中听错了。所以当不得真的。”
秦元摇头道:“这声音能把他惊醒,应该就不是睡梦中的事情,而且,随后他还听到了脚步声。这是他清醒之后听到的,这再用睡梦来解释就解释不通了。”
“这倒也是,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就说明,案发当晚。除了他们俩和小桃红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