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四门,城头上重新打起了李唐的旗号,宋金刚军的目的并非晋阳,而是在晋阳东面的榆次。
当初,定杨军攻击晋阳,李元吉对车骑将军张达不满,让其率领本部人马前往榆次和定杨军交战,张达兵力单薄,定杨军声势浩大,一气之下,张达率部降了宋金刚,之后,一直打着定杨旗号镇守榆次。
由于是降将,再加上和李元吉有仇,张达自然知道若是定杨军战败,他也逃不过当头一刀,因此,当徐胜治派出使者进入榆次,要求他投降夏国时,张达欣然应许。
夏军在榆次准备了大量粮草和军械,这些都是宋金刚所欠缺地东西,因此,在使者的劝说下,宋金刚才率军移师榆次。
最初,宋金刚盘踞上谷,为了替义兄魏刀儿报仇,这才率军攻打当时盘踞河间的高畅,不想,他不但被高畅击败,连老巢上谷郡也落入了夏军之手,如今,高畅雄霸河北,兵锋不但进入山西,甚至连中原之地也多落入其手,声势之甚,天下无出其右。
现在的宋金刚呢?不过是丧家之犬,当初之所以投奔刘武周,乃是因为当时高畅的势力远没有现在这般强大,他希望自己日后能报被高畅击败之仇,不过,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当初的那点小心思他自然也就没有了。
投靠高畅,似乎也不是像他想象中的那般困难,只短短数息的时间,宋金刚就已经有所决断了!
仍然能统率大军作战,和单骑逃亡东突厥相比,其实无需考虑就能有所决断。
五月上,宋金刚率部进驻榆次,在榆次南面扎下大营,与镇守榆次地张达部形成犄角之势,派出大量斥候,严防唐军的攻击,与此同时,徐胜治在寿山集结重兵,为其后援。
就在宋金刚在榆次扎营的当日,李世民率领唐军前锋进驻晋阳,晋阳留守杨伏念,唐俭等人打开城门,迎接李世民入城。
五月中,唐军后续部队赶到晋阳,李世民让李仲文率领本部人马北上,追击逃亡的刘武周部,他自己则亲自率领数万大军向榆次进发。
榆次与晋阳相隔不过数十里,大军朝发夕至,李世民断不能容许它落在敌人手中。
宋金刚虽然盘踞榆次,在李世民看来,却没有什么威胁,李世民真正担心的乃是占据并州东面,背靠太行山地夏军徐胜治部。
李世民希望能趁大胜之机,挟余勇一战定乾坤,将夏军赶出山西。
五月十一日,李世民率领五万唐军进逼榆次,榆次守军张达部和宋金刚部一共加起来,再加上少量夏军共有一万五千人,兵力处在下风。
为了抵御唐军地攻击,徐胜治动用了大量辎重兵在榆次构筑了防务,深沟高垒,拒马鹿砦,一应布置皆和李世民在柏壁所做的一般。
有句老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