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六)
“殿下,殿下请住脚。。”
见太子要迎上来迎接自己,郑权慌忙翻shen下ma,一边请太子止步,一边小跑上前,施礼dao:
“臣郑权见过太子殿下。”
李纯本想表现自己的礼敬大臣的风范,见郑权先施礼,李纯只好站住,受了郑权的礼,dao:
“平shen。”
待郑权站直shenti,李纯就dao:
“问圣安!”
郑权则dao:
“圣躬安。”
尽guanshenchu1战地,礼节简化了不少,欢迎仪式还是有板有眼,耗费了一些时间。进到简陋的行台后,分宾主坐定,吕温代李纯问起郑权此来皇帝可有指示,郑权dao:
“回殿下,臣下此来,陛下曾嘱咐,此行的目的在于固bang本,至于方略,陛下只提了一条,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李纯和李愬还有吕温等人互相寻找对方的眼神,李纯抚掌笑dao:
“寡人就知dao,父皇会这么zuo的。永贞年间面对大旱,他就是这么zuo的。”
见郑权诧异,李纯吩咐dao:
“chang吉,把你拟的文书拿出来吧!”
坐在最后面的李贺恭恭敬敬地捧出一迭纸,送到了郑权面前。郑权打开一看,赫然就是在临洮和河州推行以工代赈,修建dao路和水利,以及开垦和guan地的一系列计划。见郑权又惊又喜,李纯dao:
“这位就是署理狄dao县令李贺李chang吉,宗室里的才俊。chang吉早就把文书拟好了,只是没有钱粮来推行,郑大人此来,可谓是及时雨啊!”既然陇右行台早有准备,郑权自然乐见其成。按着李纯的吩咐,暂时把相关事务放到一边,入席给郑权接风洗尘。
郑权将在临洮河州巡视安抚半月左右,而李纯将在五日后率领陇右行台迁往兰州,郑权在此间的事情就jiao给李贺来招呼了。
戈bi上惊天动地的白mao风在酝酿了一天后终于刮了起来,史敬奉望了望黑沉沉的夜色,白茫茫的原野,dao:
“速到前面山洼里躲避。”
史敬奉这次带了三千人去夺取瓜州,五百名他从振武带来的老兵,两千五百名新老混编的新军,不料刚出发没有多久,就遇到了著名的白mao风,只好躲在了山洼里,等风停了再走。
“也不知dao张议chao那孩子怎么样了。”
顺着葫芦河谷向东,走上四五天,走到瓜州晋昌县往北五十余里,就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了。此地的玉门关西距汉玉门关有四百里之远,因为从北周时伊吾路开通,经这里可以直接通往伊州,不必再经过敦煌,原来敦煌汉玉门关扼守的要dao逐渐往来稀少,所以玉门关移到了这里,这里正chu1jiao通的枢纽地位,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与伊州相邻。且傍山带河,形势险要。
唐慧立彦棕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于贞观三年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在当地询问西行路程,有人告知: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一葫芦河“下广上狭,涸波甚急,shen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hou也。”天宝年间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dao:“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cu,军中无事但欢娱。---”守关将士就多达五千人,可见玉门关之重要。
山洼外的白mao风依然呼呼地刮着,葫芦河水的冰似乎都被刮得动了起来。史敬奉下令士兵们挤在一起取nuan,自己不禁回想起了出兵前发生的事情。
“玉门关上下有烽燧三十余座,分布在其四周山ding、路口、河口要隘chu1,比如苜蓿烽、luan山子七烽等,守关的甲兵和大唐的时候一样,甲兵依然是五千人。不过瓜州的吐蕃军也就主要集中在这里了。”
从瓜州来的梁姓老者依着张谦逸的要求,把史敬奉特别关心的玉门关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老者世居瓜州,对瓜州地理掌故极为熟悉,dao此次是受瓜州百姓之托而来。因为吐蕃人贵壮贱牢,人一旦到了老年往往会被杀死,所以行踪不太被注意,冒死闯过大漠到了沙州来。梁老者dao:
“这帮蛮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