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顿灾民、收服降将
孙永金是个孝顺的孩子,从来没有胡luan认爹的习惯,即使是在后世那个拼爹的时代,他也没有这么干过。
对于北京城里,那些八旗老爷们的美好愿望,他只能是很遗憾的说dao“真是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现在的孙永金正忙碌着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呢。昆明城外,一个个帐篷被支了起来,难民们感激liu泣的捧着碗里的稀粥,合着泪水把它喝了下去,然后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还是大明好啊
大明真的好吗?这其实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严肃话题,如果将他搬到网路上,让正反两方来进行辩论,那么将永远的纠缠不清和没完没了,因为任何一方都能不断的拿出它好的一面,同时又能拿出它坏的一面,就像一个ying币的两面,它既有花,又有字。
不过,此刻的难民们可不会去思考如此复杂的哲学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清兵到来的时候,他们颠沛liu离,那里偏远便往那里跑,一路上尸横遍野,妻子儿女生离死别的惨剧,每日每夜的在这块土地上上演,它比那最有名的花旦唱出来的戏文更加的cui人泪下,痛彻心扉;明军到来的时候,他们绝望的心灵突然间看到了一丝光亮,仿佛这天空的黑幕被撕开了一角,然后xi引着他们奔向大明旗帜的脚下。
孙永金憨笑着看向那些添着饭碗的难民,很有一zhong满足的感觉,不由自主的想起父亲给自己说的一段话“小子,知dao为什么要在你的名字后面取个金字。”
那时,他立刻回答到“妈说,我的生辰八字五行缺金,所以要加一个金字来补一补。”
父亲狠狠的一敲他的脑袋,说dao“傻dan,我给你取个金字是要提醒你,以后zuo事要无利不起早,这个时代,当好人的都是孙子,以后zuo事,要一切向钱看,别像你老爸一样,zuo那么多的蠢事。”
想到这里,他会心的一笑,虚chang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啊。
如果凭着这些赈济难民的粮草,再加上明军连番大胜,士气高涨,他一定还可以组织一场规模宏大的进攻,说不得能够一举收复贵州呢。
可惜了,经过一番休整之后,清兵肯定能够腾出手来,巩固广西、贵州、四川一带的防线。
可是,要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云南的难民因为缺粮而死,他不忍心啊。因此,他调集了自己大批的jing1锐,整理粮仓,he算土地,统计人口,协助地方文官,有些地方甚至于直接取代地方文官整顿经济,维持民生。
清一色的克隆人士兵踩着整齐的步伐,轰隆隆的开向各个州府的乡间地tou,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顽固和清廉的姿态,来扶助那些连生存都成为问题的难民们共渡时艰。
孙永金非常的清楚,就算是在这样的时刻,也少不了一些昧良心的人,大发国难财,用他人的痛苦,来构建自己的富贵,活脱脱的上演一幕幕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的话剧。
他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粮食是他用放弃攻打满清的大好时机来换取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那些蛀虫们悄悄的啃食,喂fei一个又一个的官仓鼠。
而且,兵灾过后,血淋淋的屠刀下,演变出一片又一片的无主之地,这些肯定是要收归官府,然后再下发给那些有需要的百姓的,但是经过官府这么一过手,中间说不得就要出现什么猫腻,也许该分到土地的,一点没有分到,那些富得liu油的地主们倒是分到了不少。
如此zhongzhong,不一而足,孙永金很清楚,凭着他这颗年轻的小脑袋是绝对斗不过那些老jianju猾的贪官污吏,因为世上最好的制度依然是由人来执行的。
不过,他的手上有着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城镇中心出来的克隆人士兵,他们或许不够灵活,但绝对够清廉。
于是,一声令下,几乎赈灾和安置难民的所有的liu程都拥有这些克隆人士兵的参与,他们的黑色眼珠儿闪烁着慑人的光芒,任何事情到了他们那里,都必须是照章办事。
昆明城外,那些火枪手,chang枪兵,还有剑士们,当他们脱下盔甲,放下武qi,拿起一杆cu糙的mao笔,摆上一桌子的文书之时,竟然很有一gu文职人员的味dao。此刻,恐怕那些曾经同他们对阵过清兵打死也不会相信,就是这些人把他们杀得pigunniaoliu。只见他们拿起早便准备好的问题,规规矩矩的端坐那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