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新三国策 > 第二百零六章并肩御敌(1/2)

第二百零六章并肩御敌(1/2)

第二百零六章 并肩御敌

新的一天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经过一夜与雁北骑的混战,曹彰所bu已疲惫不堪,因此,他们虽然逐次包围了凌统bu占据的各个山tou,但却无力再发起进攻。

援兵为了决定胜负的最后因素,曹彰能够指望上的是即将由灵bi开来的曹cao2中军。而凌统、张辽呢?他们的援兵又在哪里?

乌江畔,由淮水驶入的楼船终于靠岸,在高chong的统领下,贺齐、蒋钦的三千水师齐齐登岸,作为当初北伐军的后备队,这三千水师原本担负的任务是保障南北运输的通畅,现在,他们的任务则变成了救援。

除了这三千人外,其它的一万七千名北伐士卒不知下落,诸葛亮、陈登、张辽、凌统、李通这些个将领是生或是死,高chong也已许久得不到可靠的讯息。

“这都是我的失误——”高chong在船板上顿足捶xiong,然而这又岂能只怪他一个。

从客观上说,这次北伐完全是狂热冲动下的产物,江东的民众在接连的胜利面前,已经失去了往昔敬慕中原的那一份虔诚,在经济上逐步取得领先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军事上也证明自己,然而,事实的结果却刚刚相反,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而在地理上,南方与北方相比,也有很大的不足。由于山岭的阻隔,荆北一带高chong军数万jing1锐对于淮北的jin急战况支援有限,而中原的一往平川却能让曹cao2能从容的从河北、司隶调来兵ma。

在北伐的人数上,除去三千水师驻留寿春后备外,此次随同诸葛亮直接北上作战的只有一万七千人,张辽的雁北骑兵二千四百人,陈登方陵bu七千人,李通的江夏子弟五千人。凌统的宿卫营二千人,加上诸葛亮shen边的随从参谋、斥侯等六百余众。这样的兵力如果单独的用在突击上,堪堪足够,但偏偏主将诸葛亮在占据了细yang、灵bi、萧关之后,眼界过于执着在巩固已占领土上,一个都不能丢,一个都不能少。不断的抽调有限的兵力又被分散到这几chu1地方,结果等曹cao2大军袭来时。一个都守不住。一个都逃不了。

细yang的陈登bu由于被抽走了四千jing1锐到彭城,结果以三千老弱敌曹cao2数万jing1兵,一战即溃大败而走,连陈登也失散于luan国中不知去向。

灵bi李通bu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在曹cao2兵围城池里,李通手里能够动用的兵力只有四千人,比陈登稍稍强一点,而本是攻击先锋的雁北骑有一千人被派出去守了萧关。这样一来,本来尚有战斗力的队伍因为建制的混luan而战略锐减。

诸葛亮这样zuo的目的原是为了分散反对者的力量,通过调动兵力将陈登、李通的权力削弱,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这般内斗的结果却使得北伐bu队大伤元气。

唯能大弃者,方有大智慧。

这些年来,高chong每每能在看似无望的逆境中奋起,拥有的就是决断的勇气,敢于取舍的霸气和临危不惧的义气。

与之相比。诸葛亮的所谓智谋弃其量只能是小智慧,每得一chu1总有一大过。这才是他在蜀中节节败退的gen本原因。

从主观上讲,高chong的责任是他已隐约猜测到了诸葛亮的计谋,却没有对其它将领进行足够的提醒,以至于北伐军在决策时诸葛亮一家独大,隐登、李通等人的反对意见也因为张辽的支持而变得苍白无力。

对于自信预先判断的他没有想到会发生徐庶遇刺的事件,这一由小人物引发的突然变故让高chong滞留在金陵一时难以脱shen,而这间接导致了整个北伐行动大权旁落,cao2之过急。

高chong的失误、诸葛亮的私心加上司ma懿的诈降计策,失败就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渐渐形成,现在,能够挽回败局的只能靠将士们的英勇了。

“chong帅,斥候探报,西面诸频山一带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有可能是突围出来的队伍。”蒋钦猛然从一艘斥侯船上跃上楼船,高声叫喊dao。

“探听到是哪一路兵ma吗?”贺齐急问dao。

“曹兵将诸频山一带山dao完全阻断,斥候无法进入,所以——!”蒋钦低下了tou,在陆上作战对于水师来说真是一件tou疼的事情,方才有一小队斥候和曹军骑兵遭遇,几乎全bu损命。

“公奕、公苗,不guan是哪一路兄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