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万历在金殿上封了张允个三部总侍郎之后,整个京城乃至全大明朝地官吏们就已经隐约得感受到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毕竟张允的名声可是天下皆闻,可无论是谁都琢磨不明白这究竟是个什么样地人。
而就在他们感到惴惴不安时。张允在刑部大堂之上,亲手杖毙了几个朝廷大员的消息就传进了这些人的耳朵里,当时隶属于东林党的一些言官就有种想要写奏折弹劾张允的冲动,虽然齐楚浙党和东林党斗了这么多年,可终究是一朝为官。又都是文人,即便不是惺惺相惜吧。至少也是兔死狐悲。
可是没等他们把奏折写好,就被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之一---杨涟给拦住了,轻声道:“想必张允此举是得了皇上允可的,你我又何必凑过去触这个霉头呢!”
左光斗也站了出来支持了杨涟的意见,并且道:“何况张允榨出了齐楚浙党人贪墨地银两用来备战辽东,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他不是自己侵吞,即便是做法激烈一些,但终究还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我等又何必求全责备呢?”
有了这两个领军人物发言,其他的东林党人也真不好再说什么了,何况他们也很明白,从张居正死了之后,万历就不是很待见他们这些文人,而张允现在又是万历面前的红人,若是贸然跳出去弹劾,只怕连个名留青史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也就都选择了沉默。
东林党地沉默恰恰让被文人们欺负了许多年的万历感到分外地开心,就连鸦片也比往日多吸了一点,精神奕奕,心里对张允的评价又高了一分,再加上掌上明珠----许淑平安回来,万历忽然觉得老天爷对自己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张允觉得兵部和工部的官员也很不错,至少这份预算案做得中规中距,横看竖看都没有多少的水分,不过这回的差使毕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于是又递给了旁边的太子,希望他也把把关。
可太子却微微一笑道:“你拿主意就是,你办事,父皇和我都放心!”
得,张允觉得自己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思量再三之后,在预算案上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后又加盖了官印,不过临交给那俩主事之前,张允笑眯眯地道:“银子给了你们,本官希望一分一毫都能用到实处,若是有一丁点贪墨之举,呵呵,本官不介意再多杀几个人给其他人提醒!”
“是,是,下官谨记大人教诲!”这俩人连连点头,拿着预算案,召集了各自部里的人,搬运银子,而后去筹集各项战争物资。
也许,在大明朝后期的各次战争的准备工作里,这一回是最高效也是最廉洁的一次,因为买罪钱刚刚结算完毕,剩下来的一些罪不容赦的官员就被枭首示众,而这十几二十个四品以上的官员用生命来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张允不只是会用板子打人屁股。还会用刀子砍人脑袋。
无论是兵部还是工部的官员们,无论是谁,都没有胆量再来试探一下张允地底线,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张允何时何地会再来这么一出,于是乎一个个玩了命似的办理张允交代下来的差使,生恐稍微有点怠慢,就成了刀下的亡魂。
而在这段时间里。已经被兵部任命为辽东督师的熊廷弼又到张允家里拜会过一次,除了感谢张允兑现了他的诺言之外,也是来辞行的,因为他着急赶往辽东准备即将到来地大会战。
在送行的宴会上,张允也把守信的把袁崇焕介绍给了熊廷弼。而袁崇焕的言谈。见识也很让熊廷弼满意,大赞张允又给他送来了一个将帅之才,张允心里那叫一个美,颇有些我就是伯乐的感觉。
同时张允也没有忘了叮嘱熊廷弼一定要善加利用雷火这种战争利器,在面对女真人时。一定要发挥大炮和城池等长处,尽量减少野战,特别是不能够玩什么分兵进击地招数。同时他也偷偷得告诉熊廷弼,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也会尽快前往辽东效命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