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车上,李子本来想带着赵守孝先吃了饭在回去的,可看着对方那么急迫的样子,他快一些,还赶得及回去吃晚饭的。
可待行到城门口,激动的赵守孝听见外面的哭闹,本来也没有想去管,可是“不要,不要赶我们走,我娘没有传染病,我们在这里有亲戚的,真的!”是小姑娘的声音,哭着说的,很大,赵守孝想不听都不成。
马车停了下来“姑爷,城门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被堵住了,小的去看看。”李子问完就下了马车,赵守孝抱着点心,靠在马车上养神。
“这可说不定,许是有瘟疫呢,听说除了咱们永昌县,其他的地方都遭灾了,”本来围着看热闹的大婶有心软的,可却又有人说道:“我们可不能心软,就算她们没有瘟疫,可以后没吃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这个地方肯定装不下的。”
“对呀,你们没有看见告示吗?那些人饿极了可能会抢我们的吃的,再说,县令大人都说了,这连续两年不寻常的天气,谁知道明年是什么样的,我们得为自己打算。”十年前的事情也算不得远,好些人都是有记忆的。
一人一句这么说着,对于官兵要驱赶两母子的行为再也不心软了,毕竟他们太明白,若是打量的难民涌入,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在危机到自身的生存是,这些善良纯朴的村民怎么可能会有菩萨一般的心肠。
“不是的,娘,你醒醒。”那姑娘的娘以及那个晕倒,脸上也没有多少生气,一看就挺不了多久了“我求求你们了,让我们进城,给我娘找个大夫吧,我们真的有亲戚,我娘家家,在,”那姑娘一急,终于想起来,娘昏迷之前所说的地方“在杏花村!”
这三个字,让李子和赵守孝的耳朵都竖了起来,不过,杏花村的人多了去了,赵守孝也不可能谁都管,况且若是跟肖大生他们有关的话,他是绝对会见死不救的,不过,到底还是有些留心。
李子能成为李青宁的贴身小厮,自然是个机灵的,挤进去“怎么回事?你说你有亲戚在杏花村,杏花村我熟,说说吧,你的亲戚叫什么名字?”
两个守城的官兵见到李子,自然是认识的,也就没有阻拦他的话“我娘是杏花村出生的,是嫁到其他县的,外公叫,叫,叫肖林。”想到名字,那姑娘大声地叫道,这一路回来,吃过太多的苦,小小的姑娘早已经学会了看人眼色,看着官兵大哥对这小厮模样的人很是恭敬,便老老实实的交代了。
肖林?赵守孝一想,那不是小妖的爷爷?这么说还真是他的亲戚,想着小妖对肖林一家的印象还不错,连忙下车,挤了进去“李子,带进去,找大夫吧。”
“好。”李子刚刚也是一愣,随后开口说道。
药铺里,那姑娘的娘在大夫的一根针下去之后,醒了过来“丫丫,丫丫。”
“娘,我在这里。”叫丫丫的小姑娘哭着紧握着她娘的手“娘,你不要丢下我,你要是走了,我该怎么办?”呜呜的哭声让在场的人都很是难受,可是,大夫却明确地说了,这位夫人饿得太久,加上劳累和长期受虐待,最多就剩下一个时辰的命了。
“丫丫,问问你娘还有什么心愿吧?”赵守孝觉得自己不能够干站着,看着母子两人一直哭下去。
丫丫心里很难过,她本以为进了城,就能够只好娘,再找到外公外婆,以后就算苦,母女两也能够活下去,可是,为什么?娘的命为什么要这么苦?只是,懂事的她也明白,这好心的人说得对,压下心里的伤心“娘,你说吧?这位好心的大哥哥也是杏花村的?”
丫丫她娘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深凹下去的眼睛一亮“你是?”